摘 要:該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等方法,對拓展訓練以及高校軍訓教育的現狀進行研究,指出當前軍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拓展訓練在熔煉團隊方面的獨特作用,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在華北科技學院大一新生軍訓教育中引入拓展訓練的可行性,以提高學生參與軍訓教育的興趣,進而豐富和充實軍訓教育的內容,使拓展訓練成為軍訓教育必要的、有益的補充,并提出開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及相關的安全注意事項,為拓展訓練在高校進一步開展作理論上的探討。
關鍵詞:拓展訓練 高校 軍訓 可行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0(c)-0220-02
軍訓是高等院校改革教育內容,是學生接受國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培養和儲備我軍后備兵員及預備役軍官、壯大國防力量的有效手段。但通過學生對軍訓的滿意度調查發現,學生們普遍認為,目前我國大學生軍事訓練科目過于單一,主要內容為隊列隊形訓練和部分的基礎軍體拳的學習,缺少具有實用價值的現代化軍事項目。隊列隊形訓練在初中、高中的軍訓中已經占據了相當高的比重,使大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失去對軍訓的興趣,學生普遍認為軍訓就是隊列訓練,而軍訓的終極目的就是為了在“閱兵式”中給校領導們一個“滿意的匯報”的誤區。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高校軍訓教育的開展,使得軍訓教育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因此,高校軍訓正面臨著改革。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該文以華北科技學院軍訓教育中引入拓展訓練的可行性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國內外有關拓展訓練的書籍,并參考有關高校軍訓教育、拓展訓練等方面的文獻,為該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1.2.2 專家訪談法
走訪人眾人拓展公司、北京酷圓培訓中心、北京加速度體驗式培訓中心、北京巨人拓展培訓公司、北京登山運動協會等培訓公司的資深培訓師,以及北京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華北科技學院等高校的知名拓展課教師共30余位,分析拓展訓練引入高校軍訓教育的可行性。
2 拓展訓練引入我校高校軍訓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2.1 高校的成功經驗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1995年拓展訓練進入中國,專業的拓展訓練培訓機構在大中型城市中相繼出現,參加培訓的人數也越來越多。2002年,北京大學開設拓展訓練選修課程。2007年經教育部批準各大體育院校設立休閑體育專業,將戶外運動、拓展訓練設為核心課程。據調查,目前國內許多大型企業在新員工入職的軍訓中引入拓展訓練,各大高校也在新生的入學教育中引入為期1~2天的拓展訓練,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如,2015年10月北京理工大學為全體大一新生舉辦了為期1天的拓展訓練,50多名專業的拓展老師組織了此次培訓;該校安全采礦專業在每年的軍訓中也已引入了拓展訓練,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這就為該校拓展訓練和軍訓的結合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經驗,使拓展訓練引入該校軍訓教育成為可能。
2.2 拓展訓練符合大學生的身心需要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人才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僅僅掌握專業知識、擁有健康的體魄己不足以滿足日益激烈的競爭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優良的團隊協作精神意識、吃苦耐勞品質更加重要。而對于剛邁入大學校門的學生而言,一方面他們非常渴望迅速的融入集體生活、適應校園生活的節奏,但另一方面自私、缺乏團隊協作精神、沒有包容心等不良的品質使他們在人機交往中舉步維艱。而大量的理論、實踐證明拓展訓練在培養人的團隊協作精神、快速融入集體生活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因此,在高校軍訓教育中引入拓展訓練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3 該校拓展場地、器材可以滿足軍訓的需要
《全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還指出,要充分利用校內外的體育場館設施,合理布局,合理使用有限的物力和財力,開發體育設施資源,不斷地充實、更新課程內容。
該校于2010年在校內建設了拓展訓練基地,包括4個高空項目及各種地面項目,目前在體育教學中開設的項目有斷橋、天梯、抓杠、合力過橋、背摔、盲人方陣、蛟龍出海、七巧板、雷陣、逃生墻、極速60 s、超音速、挑戰150等項目,可以同時進行上百人的培訓。而該校每年招生人數為4 000人左右,如果以系部為單位分批進行拓展訓練,在校內就可以進行,省去了交通、食宿等不必要的開支。因此,該校的場地設施、器材可以滿足開展拓展訓練的所要求的條件。
2.4 該校體育部教師可以勝任拓展訓練培訓工作
教師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在拓展訓練中起主導作用,負責拓展訓練的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身體素質、較豐富的心理學知識、高度的責任感、敏捷的思維和敏銳的洞察力。目前該校擁有專業的拓展訓練教師2名,均為碩士學位,且有著10余年的拓展訓練培訓經歷。而體育部的教師大部分為碩士以上學歷,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且教育學、心理學是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因此,大部分教師經過專業的培訓后都能勝任拓展訓練的組織工作,只要經過自身學習和不斷地實踐,即可成為出色的“培訓師”。同時該校設有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很多學生對此項目有著濃厚的興趣,部分學生利用閑暇時間從事拓展訓練的培訓工作,可以作為培訓助理進行相關項目的操作。
3 建議
3.1 指導思想
拓展訓練和軍訓的性質截然不同,把拓展訓練的部分項目引入軍訓教育中,需要的是選擇性的引入,而不能徹底改變高校軍訓教育的性質,將軍訓變成地地道道的拓展訓練。因此,在實踐過程中,建議在軍訓的前期引入拓展訓練項目,時間控制在1~2天,剩余時間進行軍訓教育,將拓展訓練項目作為軍訓教育必要的、有益的補充。
3.2 訓練內容
拓展訓練項目的種類繁多,包括個人挑戰和團隊挑戰兩大部分,個人挑戰對教師的要求較高,且耗時較長,平均一個人需要5 min。團隊挑戰則重點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所以,在項目選擇時,應該結合軍訓教育的特點及大學生的身心需要,盡量團隊挑戰類項目及軍事定向科目,使學生在快速融入集體生活的同時掌握一定的軍事知識。
3.3 注意安全
安全是拓展訓練的生命。而我國拓展訓練安全保障體系還尚未建立,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完善,應急救援體系也不健全。拓展訓練行業基本正處于“自我管理”的狀態,幾乎沒有人監督教練是否專業、是否規范,項目安排是否合理,保護裝備是否安全,因而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因此,教師在活動的組織方面及項目的操作方面,都應做詳細地研究和耐心的保護,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階段。
參考文獻
[1] 毛振明.王長權.學校心理拓展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2] 孫勝利.普通高校足球選項課的改革[J].運動,2010(5):94,105.
[3] 張小青.拓展訓練在北京高校開展情況及其部分項目練習效果的調查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
[4] 張小青,張學生.拓展訓練在高校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1):194.
[5] 張學生,張小青.拓展訓練課程對提高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2(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