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冰
摘 要: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生物知識,只有學好生物,才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關鍵詞:生物知識;蛋白質;脂肪;細胞膜;應用
一、與蛋白質有關的應用
1.關于必須氨基酸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人體內不能合成、必須從飲食中獲取的氨基酸,叫必需氨基酸。成人有8種(纈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蘇氨酸和賴氨酸);嬰兒有9種,比成人多的一種是組氨酸。因此在成品食物的包裝袋(瓶)成分表中人們必須格外關注必需氨基酸的種類和含量。例如,以玉米為主食的人群,特別是兒童應額外補充賴氨酸。
2.關于影響蛋白質的因素
高溫能使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變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雞蛋容易消化。又如,人在發燒時消化酶活性降低,食欲減退。此時若強迫病人吃東西,反而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不利于健康。再如,使用加酶洗衣粉時,水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潔凈效果,只有在適宜溫度下(包裝袋注明),才能達到最佳洗滌效果。
3.蛋白質的功能
(1)解毒功能。如果兒童將體溫計咬破造成水銀進入體內,搶救不及時會危及生命。這時先給孩子喝適量的牛奶或豆漿,可為送醫院搶救爭取時間。(2)運輸載體功能。有一種遺傳病叫囊性纖維病。科學研究發現,病因是運輸鈉離子和氯離子的載體蛋白結構異常,影響了鈉、氯離子的運輸,使患者體液中氯離子濃度升高,支氣管被大量黏液堵塞,最后導致患者肺部感染而死亡。1996年研究發現這種患者的肺部細胞外側聚積了大量的鈉離子,因而肺部容易受細菌的感染。該發現給患者的治療帶來新的希望。(3)調節功能。糖尿病是由于血糖濃度過高引起的疾病。病人需要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原因是胰島素能降低血糖的濃度,通過調節使血糖趨于平衡。(4)免疫功能。春、冬季節是流感的高發期,對體質較弱的老人注射適量的免疫球蛋白(抗體),能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二、與酶有關的應用
酶的特性之一是專一性。現舉例如下:
1.胰島素只能肌肉注射而不能口服
原因是它的本質是蛋白質,消化液中的蛋白酶對蛋白質有水解作用。如果口服胰島素,會使藥效減退。
2.提高果汁的出產率
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果膠酶能分解果肉細胞壁中的果膠,從而提高果汁的出產率,同時使果汁變得清亮。
3.有利于口腔衛生
含酶牙膏可以分解殘留在牙縫里的細菌,使牙齒亮潔,口氣清新。
三、與脂質有關的應用
1.脂肪
(1)脂肪是人體內儲存備用的能源物質。但當人過多攝入脂肪類食物又缺少運動時,就有可能導致高血脂。久而久之,將增加內臟器官尤其是心臟的負擔,并可能引起動脈粥樣性硬化及冠心病的發生。因此,日常生活中脂肪類食物的攝入一定要適量。(2)保溫:脂肪具有良好的保溫功能。因此胖人冬天不怕冷。如果遇到特殊情況被困在寒冷環境下,胖人更有利于生存。
2.維生素D
能有效促進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因此吃鈣片時同時服用適量維生素D效果會更好。
3.膽固醇
在人體內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功能:一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二是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飲食中如果過多攝入膽固醇,會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積,造成血管堵塞,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因此,膳食中要注意限制高膽固醇類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等)的過量攝入。
四、與糖類有關的應用
糖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發炎引起高燒的病人在輸液時要輸入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以便及時補充因食欲減退造成的主要能源物質短缺。有甜味的糖果吃后要及時漱口,否則容易引起齲齒。
五、與無機鹽有關的應用
1.亞鐵離子是合成血紅蛋白的必需原料之一
若人體細胞缺少它,血紅蛋白的合成受阻,就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適當攝入一些含鐵的食物,如紅棗、葡萄、桃子、櫻桃、木耳、菠菜、豬血、豬肝等。
2.鈣離子
人體血液中鈣離子含量過低,肌肉會出現不自主的收縮,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抽搐,此時提醒我們需要補鈣了(別忘了加維生素D)。
六、與細胞膜有關的應用
1.在醫學方面的應用
(1)為診斷某些疾病提供依據。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蛋白質。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越多。癌細胞的增殖和轉移與其細胞膜成分的改變有關。細胞在癌變過程中有的產生了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質。因此在檢查癌癥的驗血報告單上,有AFP、CEA等檢查項目。如果這些指標超過正常值,應該做進一步檢查,以確定體內是否出現了癌細胞。(2)為腎功能患者減輕痛苦。細胞膜的功能之一是控制物質進出細胞。利用這一原理,醫學上利用人工合成的膜材料制成的人工腎將患者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及時過濾掉,讓干凈的血液返回到病人體內,為病人減輕痛苦。
2.在食品方面的應用
細胞能夠吸水和失水,因此天氣炎熱時賣菜的師傅不斷給蔬菜噴灑清水,使蔬菜因吸水而保持鮮嫩;糖拌西紅柿因細胞失水而盤中出現部分水分;有些飲料之所以越喝越渴,其原因是濃度過高造成細胞失水的緣故。
3.在生產方面的應用
在花卉栽培、作物栽培的過程中,若一次施肥過多,因植物細胞大量失水而出現萎蔫,這就是農業上常說的“燒苗”現象。
通過以上事例不難看出,生物學知識和原理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只有努力學好生物學,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將來才能服務更多的人、造福更多的人。
參考文獻:
孫余彬.生產生活中的生物學:認識生物科學的社會價值[J].生活教育,2007(8).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