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蘭
摘 要:后進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學習成績都有比較嚴重的缺點,人際交往等方面溝通有困難的學生。
關鍵詞:后進生;尊重;感化;真誠
在現(xiàn)實教學活動中,優(yōu)等生往往會受到教師的愛護;而后進生卻得不到平等的待遇。教師要想全面促進整體學生的共同進步,用愛心轉化后進生的發(fā)展,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尊心,而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階段。思想由幼稚向成熟發(fā)展過程中都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并且能希望自己以一種平等的地位參與各種活動,對事情有他們獨到的見解,這是一種獨立的表現(xiàn)。在教育過程中,我們只有傾盡愛心,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信任,無形之中才能樹立一種威望。“言傳身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師生和諧關系一旦確立起來,學生對教師就信任、佩服,教師一舉手,一個眼神,學生都能領會其用意自覺主動去努力、去完成。“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應以身作則,嚴于律己,用民主、平等的原則去教育學生,他們才能樂于接受。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應在平等條件下,對后進生多一些鼓勵,多一些愛心。
二、善于發(fā)現(xiàn)閃光點,適時表揚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雖然后進生缺點較多,可是我們也應該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而平時教師往往看不到后進生閃光點的原因有兩點:一是由于后進生平時表現(xiàn)出的缺點較多,即使有優(yōu)點,也視而不見,甚至對后進生有某種成見,一看就不順眼。“一日為盜,終身為賊。”我們不應該用這種錯誤的觀點去評價后進生。偉人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更何況是一般人呢?只要能正確認識自己的缺點,知錯就改,這何嘗不是一種進步呢?二是后進生平時表現(xiàn)錯誤多于優(yōu)點,即使有些優(yōu)點,也被大量的缺點所淹沒,偶爾表現(xiàn)出優(yōu)點,也不會被老師發(fā)現(xiàn)、表揚。教師也自以為然。
因此教師在平時應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閃光點,閃光點是后進生最可貴之處。熱愛他們,鼓勵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只要教師真誠付出愛心,用道德去教化,學生原本冰冷之心,也會成為紅心。
三、真誠相待,熱情感化
只要以真誠之心去對待,人們就能樂于接受,并熱于交往,而學生也是一樣更需要老師的真誠相待,而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教師對后進生總是板著一副老面孔跟他們說話,對他們說的話,不是批評就是指責,好像他們一無是處。我們教師應以真誠的態(tài)度去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在教學上,有的教師往往存在偏見,學習指導總對優(yōu)生有好感,并熱于指導,解釋細致而深刻;而對后進生,則疏于指導,甚至有“講了你也不懂,講也白講”的思想,因而只是大致講了一下就敷衍過去。這又怎樣讓學生信任呢?嚴重地講是誤人子弟,這能對得起國家、人民嗎?
在生活之中,每個學生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優(yōu)生在困難時找老師幫忙,教師總是熱于,并千方百計地解決,而后進生由于在平時表現(xiàn)不好,教師對他有成見,在困難時往往受到教師的忽視。特別是生病時,得不到教師的關愛和問候,又得不到同學的幫助,陷入了人際關系交往的困境,這又怎能讓學生健康發(fā)展?如在學生有困難時,我們教師能伸出一只援助之手,熱情去對待,才能使學生感到教師關懷的溫暖,感到對生活的希望、對學習的信心,才能促進學生的進步。
總之,教學是一門藝術,只有我們用《愛的奉獻》這首歌譜寫教育學生的人生篇章,學生才能不斷取得進步,教育才能成功。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