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久紅
摘 要:新課改要求初中語文教學要充分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必須積極地推行素質教育,致力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對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對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了分析和介紹。
關鍵詞:初中語文;心理障礙;口語訓練
語文水平的提升除了屬于一個積累的過程之外,同時還是一個重要的輸出過程,只有認真地將輸出過程做好,才可以讓學生真正地將其掌握的各種知識內化,變成自身的東西,這樣才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有效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在表達過程中很多學生往往存在心理障礙,這是導致其語言表達能力低的非常關鍵的一個原因,這些學生由于存在心理上的恐懼,因此經常擔心老師和同學會嘲笑自己。這樣的心理長此以往會使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受到嚴重限制,因此教師在具體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必須將學生的心理障礙消除,幫助學生克服恐懼心理。比如,在課余時間教師要與學生開展真誠的交流,真正深入學生的內心,對其一些真實的需求和想法加以了解,積極地鼓勵學生進行語言表達,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其次,教師也可以選擇一些減小心理壓力的方法教給學生,比如,在與他人進行交流之前,要讓學生先進行心理暗示,從而能夠使學生的心理壓力得以有效緩解,并且可以在表達過程中更加輕松自如。
二、針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口語訓練
為了能夠對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必須要做好口語訓練的工作,首先,教師要對口語課程進行積極利用,在新課改背景下口語訓練這方面的課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得到了重視,教師要對這部分訓練課程進行積極利用,認真備課,并且將課程細節設計好,這樣就能使學生充分地利用課堂口語對話提升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其次,要適當地開展閱讀教學,開展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利用閱讀的方式增加閱讀量,除了能夠對學生的語感進行培養,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除此之外,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進行朗讀,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的創造性學習,最終對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三、對教學方法進行積極的改進
教師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根據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從而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將學生進行語言表達以及對語文的興趣充分激發出來。同時,教師還要積極鼓勵學生,讓學生以質疑的精神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這樣也能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以提升。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充分重視這項工作,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改進,采取有效的措施積極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李家惠.試分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5).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