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張淼 胡向輝
摘 要:文章在對清單計價模式下的施工合同管理的作用及其意義進行簡要介紹基礎上,明確了在施工合同管理中應用工程量清單模式的重要意義,并充分結合施工合同管理的具體特點,分析工程量清單模式下施工合同管理現存問題,針對當前合同中存在的不匹配性條款,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希望可以為完善我國清單計價模式下的施工合同管理盡一份綿薄之力。
關鍵詞:清單計價;施工合同;合同管理
1 清單計價模式下的施工合同管理的作用及其意義
施工合同是工程承包人進行建設,發包人發放工程款的依據,也是保證工程款項發放的保證,對項目的順利進行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合同是一種法律效益下雙方權利規定的最重要形式,也必須是一種書面形式。施工合同不僅僅對維護雙方的利益有重要意義,也牽涉到建設生產活動的規范性,如建設工程規模的大小和功能要求,施工中的人財機的施工方案,工程變更和工期的說明,牽涉到工程爭議,違約和索賠的處理。
2 我國施工合同管理的問題
我國現行的清單計價規范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借鑒了大量的條文,通過不斷的調查總結,將招投標計價行為擴展到了從招標到結算的全過程,新規范強制性條文增加15條,并增加了新規范的137條條文。其中很多不合理地方進行修訂,對合同容易引起爭議和糾紛的地方作出了更進一步的詳細化。盡管如此,清單計價依然存在些許問題,這些問題對清單計價合同下的施工合同管理仍然會有一定影響。
2.1 法律意識淡薄
目前,施工管理人員素質偏低,法律意識淡薄的問題十分明顯。當遭遇一定的糾紛時,他們往往因自身對法律制度不了解,不能夠有效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也不善于在施工合同管理中合理利用法律法規。比如:合同規定由發包方提供材料的,如果由于發包方自身問題沒有在約定的時間提供,由此導致的工期和成本的增加當為發包方承擔,但是合同又規定,乙方必須在事件發生的28天內提出索賠申請,如果乙方人員沒有此法律意識,就很有可能導致當乙方提出索賠時,已經過了索賠期,此時甲方完全有理由根據法律規定拒絕乙方的索賠申請。
2.2 合同的執行不嚴格
當前的建筑市場都是買方市場,這就導致合同都是簽訂時容易,執行困難,在簽訂合同的時候,業主在心理上還是現實地位上都有著強大的心理優勢,這就導致即使業主不執行這種優勢,乙方在簽訂合同時,也會主動的迎合業主,在起草合同時就明顯的與招標文件出現偏離,有的業務在該簽訂書面合同的時候卻改為臨時的口頭協商,導致合同的履行不順。這都是導致合同執行的問題。
2.3 合同與清單規范不一致
目前來看,施工合同中關于工程價款的具體規定不同于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其中,依據施工合同實行的是定額價格。在這種計價模式下,價格不能夠反映出社會平均水平,也不具備競爭性。而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則是由市場競爭決定價格,對建筑工程項目實行統一的工程量是其主要的計價模式。
3 問題的主要原因分析
根據上述論述,不難看出施工合同管理中普遍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施工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法律意識淺薄是造成這些問題出現的內在原因,而市場原因、避逃國稅或黑白合同、陰陽合同等問題的存在則是造成這些問題出現的外在原因。下文,將對造成這些問題產生的多方面問題進行具體闡述:
(1)市場的原因。市場方面的原因主要體現在,經濟制度決定了市場,當經濟制度發生一定變化時,市場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對于一個工程而言,工程的價格由市場競爭決定,也就是由市場決定。在現行的市場經濟制度下,采用定額計價顯然是不符合目前我國現行的市場經濟原則的。
(2)認識的原因。集中體現在市場主體的思想認識上。目前,建筑市場中,多數從業人員對施工合同管理的重視程度普遍不高,他們普遍認為建筑工程無非招標、投標、中標等,一旦中標便覺得萬事大吉,不需要考慮施工合同管理環節的問題。其實不然,很多的權益的問題都是體現在合同上。如果不對施工合同的每一項條款進行認真的推敲,勢必會出現歧義或分歧,從而當遭遇糾紛時,有理說不清。
(3)供求關系的原因。目前,建筑市場仍然是買方市場,施工企業的數量遠超過其時期需求。這是由當前建筑項目的規模和數量決定的。同時,建筑行業門檻較低,利潤豐厚。擁有足夠資金的企業很容易便會進入行業,從而造成了建筑行業魚龍混雜,管理水平層次不齊,供求關系也出現了失衡。
(4)經濟制度的原因。我國的經濟制度是市場經濟制度,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對風險承擔條款的約定是以計劃經濟制度為基礎的。因此,目前看來,風險承擔的條款有失公平。
4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完善
4.1 匹配示范文本和清單計價
這就要求我們在是施工合同的訂立過程中,根據清單計價模式的特性,充分考慮示范文本和清單計價的相關特性,在劃分合同價款時同時考慮其矛盾關系,預先規避合同糾紛。
對于安全文明施工費和環境保護費的問題,文章認為對條款環境保護費項目做出修改,使其與清單規定保持一致,讓環保費重新成為造價的一部分,劃歸到措施費范圍。或者做出專用的條款規定,以此避免相關紕漏。
4.2 合理確定權責關系
根據示范文本中對調價主體的描述,為了更加凸顯調價主體,明確其描述特征,應該將承包方和工程師更改為受益方,這樣才能保證合同的公平性。
對于示范文本中關于履約擔保條款缺乏強制性問題,文章認為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徹底規范施工合同中擔保的方式方法,對擔保的期限,金額,擔保范圍做出明確約定,并將履約擔保的合同定義為要式合同永遠附在施工合同中。
4.3 加強對質保金條款的規定
對質保金的數額,余額歸還問題和使用方法都要從施工合同中做出明確規定。可以按照這樣的規定進行規范質保金的使用。從工程發包方開始向進度款支付的第一個周期就開始對質保金進行扣留,按照合同的約定和支付的比例根據合同事先的約定進行扣留,數額應該在專用合同條款中有非常明確的規定,余額的歸還也可以如此約定:在合同約定的質量缺陷期滿時,承包方提出退還質量保證金的申請,發包方進行核實后,如果承包方完成了自己需要履行的義務,則可以退還質保金,如果承包方沒有完全履行,發包方可以根據情節輕重,適當地扣留質保金,并有權要求承包方對質量缺陷責任期適當延長。
5 結束語
文章通過對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施工合同的研究,論述了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施工合同的重要意義,對當前工程量清單和施工合同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對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措施和修改意見,為工程量清單在市場上得以更成功的運用指明了方向,為今后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合同管理奉獻了自己的看法,希望通過文章能夠更好地為項目管理中的施工合同管理得以順利執行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張煥,呂廣.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加強建筑工程合同管理[J].經濟師,2004(9):267-269.
[2]林鳴.“08計價規范”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的建議[J].學術論叢,2009(14):82-83.
[3]任宏,張巍.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何伯森.培養國際工程管理人才的思路與途徑[J].國際經濟合作,2007(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