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羽 楊碩
摘要:基礎醫學課程在理工科院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領域中一直是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理工科院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是以工程學為主,本文就如何在理工科院校將基礎醫學課程滲透到工程學當中,利用交叉學科的優勢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進行了探討。根據理工科院校培養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結合自身優勢學科特色,創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可以在有限的課時內構建一個完整的基礎醫學知識體系,從而可以更為高效、靈活的對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知識進行學習,為日后從事生物醫學工程相關工作打下基礎。
關鍵詞:基礎醫學;生物醫學工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9(b)-0000-00
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s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for Biomedical?Engineering Major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Yu Yang1 ShuoYang2
( 1.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Changchun, 130022
2.Jin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Jilin,Changchun,130507)
Abstract: Basic Medical Sciences teaching is always a relatively weak link for the Biomedical?Engineering Major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are intended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method of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earning making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interdiscipline, by diffusing the Basic Medical Sciences into Engineering teaching. According to teaching goal of Biomedical?Engineering Maj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may, in combination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own advantageous courses, innovate teaching contents and reform teaching manner, method and approach. In such way, students may build a complete knowledge hierarchy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which accordingly improves their efficiency and flexibility in learning 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ir further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biomedical?engineering.
Keywords: Basic Medical Sciences; Biomedical?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0引言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是一門以工程學為依托,以基礎醫學為平臺的交叉學科。該學科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工程學的原理及技術來解決基礎醫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因此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對于現代醫學至關重要。但目前理工科院校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大多為近20年內所開設,其基礎醫學相關課程的教學并未形成一套系統的教學體系。其教師水平以及實驗條件相對專業的醫學院校更是差距明顯。學生的實習基地通常距離學校較遠且很難真正有機會動手參與基礎醫學的相關工作。在課程設置方面,理工科院校工程學方面的課程往往會侵占基礎醫學課程的課時,造成基礎醫學課程學習內容多、課時少的現狀。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短時間內使理工科院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醫學課程的相關知識,并且使基礎醫學課程能與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其它課程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成為了擺在理工科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難題。針對目前理工科院校面臨的問題,本文對基礎醫學課程在理工科院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中的教學改革進行了深入探討。
1將學校特色與基礎醫學課程整合
理工科院校在工程學課程方面往往具有自身的優勢,比如光電特色或機械自動化特色等等,這就要求在理工科院校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的制定上必須要結合學校自身的特色。以長春理工大學為例,該校為王大珩院士一手創辦,以光電為學校的主要特色,所以在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整體課程規劃上,長春理工大學以光電特色為切入點,選擇與基礎醫學密切相關的X射線為重點培養方向,使學生充分了解和掌握X射線的波粒二象性等光學特性,并以此為基礎開展CT、螺旋CT、核磁共振等光電醫療儀器相關知識的學習,并配合以解剖學、工程生理學、病理學、臨床醫學等基礎醫學知識,使得生物光學的概念與儀器設備的原理相結合,便于學生學習與理解[1-4]。
2將基礎醫學課程教材重新編寫整合
目前理工科院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教材多是采用醫學院校所使用的教材。但醫學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多是針對五年制的醫學專業學生所編寫,而理工科院校均為四年制,且醫學類院校因為課程的課時較多,所以教材編寫的非常詳細,知識深度較深,而理工科院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基礎醫學課程所分配的課時較少,而且理工科院校的學生沒有基礎醫學的相關基礎,使得學習醫學類院校教材時比較吃力[5-6]。因此,選用醫學院校所使用的教材作為理工科院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生使用教材是不合時宜的。但是目前國內還沒有相關組織來編寫一套適合于理工科院校教學的基礎醫學教材。這就要求理工類院校根據自身特點組織相關教師編寫若干部適合自己院校的基礎醫學相關教材。
以長春理工大學為例,該學校以自身的光電特色為培養目標,以目前國內外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發展方向為指導,組織學校教師聯合醫學院校以及市內三甲醫院著名專家,對基礎醫學課程的相關書籍進行了重新編寫。針對理工科院校對基礎醫學相關課程的需求,對若干門課程進行了整合。比如長春理工大學組織相關人員編寫了《生理學》教材,增加了眼底角膜光學特性等光電方面的內容,突出了學校的光電特色。并且將臨床醫學、工程技術等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使得一個知識點的學習可以融匯若干本教材的內容,既可以突出授課的重點,又可以延伸出若干相關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教學的內容可以真正體現思想性、前沿性、科學性和實用性。
3將教學改革與更新教學手段相結合
在理論教學中,改變以高校教師為主導的授課模式,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豐富課堂的內容,擴展學生的思路,設置與學生對等的研討式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特點,將臨床醫學融入基礎醫學的教學之中,在理論知識的講授中結合臨床醫學實例,并以實例為基礎設置問題,從而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效果。以長春理工大學為例,學校在講授心臟有關知識時,在詳細講述心臟形狀、功能的同時,主動結合醫療實際,將心臟相關的心電監測等設備給與學生演示,并邀請學生當場實際操作,并一同分析實驗設備所獲得的實驗數據。再以該數據對比教課書上經典的影像學圖片及超聲圖片,以此來分析心臟病變所引起的相關變化[7]。通過在課堂上與學生的探討,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該方法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建立起了一種全新的師生間的溝通模式。
在實驗教學中,在學生掌握相關儀器設備基本操作的基礎上,在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相關實驗的同時,也鼓勵學生對相關實驗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付諸實踐,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模式[8]。以長春理工大學為例,在解剖學實驗中,教師允許學生在教學大綱要求的范圍之內自行選題、自行設計操作方案,并且在實驗之后在教師的幫助下自行總結。這就使得學生在實驗中不僅可以掌握基礎醫學實驗的基礎知識和儀器設備的使用,而且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實踐教學中,將科研項目、實踐基地與課堂教學緊密聯系起來。以長春理工大學為例,學校與吉林省前衛醫院、長春生物制品所、迪瑞醫療等單位形成了戰略聯盟,將其作為自己的教學實踐基地,并將這些實踐基地作為自己的第二課堂,使學生在實踐基地可以充分的了解各種前沿的醫療儀器設備的原理及使用情況。與此同時,高校利用自身的理論創新優勢與實踐基地緊密結合,開展各種科研項目合作。使學生有機會了解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發展現狀與需求,并可以利用自己的理論知識在教師的指導下為相關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從而促進生物醫學工程領域進一步向前發展。
4結論
理工科院校在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教學中必須結合自身的特色,改變以往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利用工程學作為切入點,融合實習實踐、科研等方法,合理的編排課本,更新教學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從而提高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為日后從事醫學工程相關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柏樹令.系統解剖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2]毛亞杰.生理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3]楊東林,毛亞杰.臨床醫學工程概論.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2007
[4]駱世芳,孫善全.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方法初探.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5.7(4):240 -241
[5]鄧玲,蔣鳳艷,賈冰.醫學院校整合課程教學效果評價及影響因素探析.黑龍江教育.2014.01:69-71
[6]韓穎,周文明.普通本科院校工科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0.06:90-92
[7]丁曉東,柴英,王禮.醫學影像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醫藥教育.2010.17(8):105 -106
[8]凡學梅.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構想.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09.05: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