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丁
摘要:傳統的高校音樂教育伴隨著時代的發展,終于也來到了互聯網+的時期。面對著互聯網+時代,我們作為高校的音樂教師,該如何承擔對莘莘學子“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呢?針對互聯網+時代大數據、云計算等特征,我們怎樣把這些技術革新優勢運用于自身比較特殊的傳統音樂教學呢?
關鍵詞:互聯網+ 音樂教育 平臺創新
“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社會各領域之中,創造新的發展生態。相當于給傳統行業加上一雙“互聯網”的翅膀,然后助飛傳統行業。這些概念完全可以運用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為傳統高校音樂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一、把握互聯網+時代的音樂教學特征
互聯網+有六大特征:
跨界融合:+就是跨界,就是變革,就是開放,就是重塑融合。創新驅動:用互聯網思維來自我革命,發揮創新的力量。重塑結構:信息革命、全球化、互聯網業已打破了原有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地緣結構、文化結構。尊重人性:互聯網的力量之強大來源于對人性最大限度的尊重、對人體驗的敬畏、對人的創造性發揮的重視。開放生態:把過去制約創新的環節化解掉,把孤島式創新連接起來,讓創業并努力者有機會實現價值。連接一切,連接一切是互聯網+的目標。我們完全有理由把它們運用到高校的音樂教育中去。
(一)傳統+創新的音樂教學模式
高校的音樂教育,特別是專業技術類的教學(如聲樂、鋼琴、器樂等)不同于其他領域的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這些專業的教學,因專業本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個體化差異極大,大多采用“一對一”的方式進行。但是可以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針對互聯網+創新驅動和重塑結構的特征,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為教學尋求新的教學模式。
1.多媒體、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在傳統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我們已經在傳統的高校音樂教育中大量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它讓教學變得更直觀、更多樣化,使教師示范模式更多元化。云計算已經部分運用在諸如電腦音樂制作、錄音專業、影視后期制作等專業的教學中,而且其運用的前景相當廣泛。大數據的運用也會對音樂教學提供很好的背景理論支撐,專業教師們再也不用抱著一大摞的教材和相關書籍來授課了,海量的音響、視頻、圖片資料和背景知識可以利用大數據一鍵搞定。
2.高校音樂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新的教學平臺的運用
可以大膽嘗試把一些新的傳播渠道作為新的教學平臺,成為高校音樂教育的補充與擴展。主要包括:
微課教學: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
威客教學:把人的知識、智慧、經驗、技能通過互聯網轉換成實際收益,從而達到各取所需的互聯網新模式。它體現了互聯網按勞取酬和以人為中心的新理念。
播客教學:播客就是博客的升級,是由文字上升到了聲音和視頻,是數字廣播技術的一種。
自媒體教學:自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
這些新平臺,各有其受眾群,可以極大地豐富傳統高校音樂教學的形式和思路。
(二)與時俱進、觀念更新
互聯網+時代,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是一個新概念層出不窮的時代。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前所未有的多樣化,教育觀念的多元化也是前所未有的,這些都對傳統高校音樂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當然機遇也是前所未有的!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觀念。這種更新不僅是知識層面上的更新,也是教學方法、教學理念上的不斷更新。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的種種技術優勢、資源優勢和新的平臺,不斷汲取新的專業知識來充實自身,同時利用新的教學平臺和互聯網提供的高科技手段來完善高校音樂教育。
二、多學科的交互式教學,強調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性
在互聯網+時代,更加強調多學科的交互式教學模式,強調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以更好地適應當下社會的需求。
具體到音樂教育,我們的學生也完全可以培養成為“多能一專”的復合型人才,比如:學習聲樂的學生可以同時選修器樂或者是流行演唱,學器樂或鋼琴的學生可以選修聲樂或電腦音樂制作等,同時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演出、創作、音樂制作、教學、藝術培訓等實踐性環節中,為他們今后步入社會打下知識基礎。
三、互聯網+時代對高校教育就業的深遠影響
互聯網+教育的影響不僅限于學校,同時也包括實現就業的機會。在線教育平臺能提供的職業培訓就能讓一批人實現職能的培訓,而自身創業就能解決就業。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政府和企業都需要更多“互聯網+”人才,這會帶來關于“互聯網+”的培訓及特訓職業線上線下教育的爆發。類似極客學院上線一年多,就用近千門職業技術課程和4000多課時幫助80多萬IT從業者用戶提高職業技能。高校的音樂教育也完全可以參考其中的一些模式,進行諸如名家音樂在線大課堂、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在線培訓、文化館人員的音樂培訓等在線教育。
四、結語
2015中國互聯網+創新大會河北峰會上,業界權威專家學者圍繞互聯網+教育這個中心議題,紛紛闡述自己的觀點。其結論是:互聯網+不僅不會取代傳統教育,而且會讓傳統教育煥發出新的活力,中國教育正在邁向4.0時代。高校音樂教育同樣也能夠立足于當下的互聯網+時代,利用平臺的資源優勢和技術補充,注入新的活力,拓展出新的教學模式與新的教學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