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霞
2014年暑假,我和孩子隨團去草原旅游時,那個導游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因為我們都是些散客,每天時間都很緊,所以每次集合時的時間觀念需要特別強,那個導游每次集合完出發時,都不是抱怨哪個家庭來的晚了,而是表揚哪幾個家庭時間觀念強。開始,還有個別人會遲到,沒想到這樣集合了兩三次以后,大家幾乎都會提前到達集合地點,而且,大家都習慣于比誰家來得更早些。當然,導游的表揚也從沒間斷。
秋季開學后,我新接了一個初一的班。一下子從初四到初一,真有點不大適應,學生由于年齡小,剛從小學上來,整天嘰嘰喳喳的,上課前有時亂得三分鐘都靜不下來,更不要說學習習慣、紀律觀念、時間觀念等。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為了盡快地讓學生適應初中生活,我領著大家制定了班規班紀。然而,兩周下來,效果并不明顯。我想到了旅游中的那個導游,都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那好學生一定也是夸出來的。于是,我開始努力尋找那些在學習、作業、紀律等各方面做得好的學生,一有機會就表揚。上課前,哪些學生提前兩分鐘坐好了,哪些學生提前準備好課本了;上課時,哪些學生坐得身子直了,誰的字寫得認真了,誰回答問題積極了,誰發現我講課或試卷中的錯誤了,誰提的問題更有價值了;等等,我都會及時表揚,并結合小組評價,給予加分。在我的表揚中,我發現受表揚的學生越來越好,同時,越來越多的學生向著我所表揚的學生看齊了。
是的,好學生是夸出來的。我開始把表揚推廣到課間操、集會、升旗、值日、大掃除、回宿舍休息等學校生活的各個方面,學生也如我所愿,爭先向著我所希望的方向發展,我感覺學生越來越懂事了。于是,我開始改革班會的形式,試著把班會開成了表揚會。當然,初一的學生,畢竟年齡小,偶爾,還會出現違紀、不完成作業等情況,因此,在開表揚會的同時,我會把個別“現象”指出來,同時提出希望。不用批評,犯錯的孩子,往往就已經認識到錯誤,會主動站起來承認錯誤,或單獨到辦公室跟我說明情況,或者道歉,表決心。比如,有一次,宿舍通報,說我們班的一個男生宿舍,地面有瓜子皮,于是,我臨下課時說:“最近我們班的宿舍,紀律衛生一直很好,只是,今天出了點小意外,被學校通報地面有瓜子皮。”我還沒說完,417宿舍就有兩個孩子站了起來,“老師,我今天早晨沒好好干宿舍值日。”“我吃的。”“還有我。”又站起來一個孩子,看到學生主動承認錯誤,我帶頭報以熱烈的掌聲,那幾個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我相信咱們班再不會因為這種事被通報了,是不是?”“是。”聽著學生響亮的回答,我由衷地笑了。
現在,上課前兩分鐘,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已準備好要學習的課本,開始了復習或預習;遇到升旗、大型集會等,我們班的學生,總是能做到集合、站隊快、靜、齊。整個活動過程中,交頭接耳、拖拖拉拉的現象幾乎沒有。
為了學生更好地成長,學校需要多與家長攜手。然而,經常聽到有些教師抱怨,有個別家長家長會從來不到,打電話不接,沒法與之交流他們孩子的問題。是的,家長會往往會是學困生和問題學生及其家長最頭疼的事。在以前,家長會也有個別不到者。然而,我新接的初一這個班,一學期來,我召開的幾次家長會,沒有一個家長缺席,究其原因,我覺得應是我改家長會的“告狀會、批判會”為“表揚會”的結果吧。在家長會上,我盡量說一段時間以來,每一個學生的進步,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至于問題學生、學困生,我總是點到即止,重點幫助家長一起想辦法,而且,我總是鼓動家長要盡量去尋找孩子的點滴進步,進行適時的、恰當的表揚。當然,凡是為我們班出謀劃策的家長,或者關注孩子成長的家長,我也會在家長會上表示感謝。沒想到,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們班不管搞什么家校活動,家長總是積極參加,看來,好家長也是夸出來的。
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營造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就要尊重學生的所思、所想、所說,不粗暴地打斷、呵斥學生,盡量多運用表揚的話語,走入學生的心靈,用“愛心”教育學生。每個學生都是天使,對于問題學生,更要給予更多的時間和關注,靜待花開。相信,在激勵聲中,學生會越來越優秀。
因為,好學生是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