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博?吳濤
摘 要:當前,博雅教育已經被廣泛地認同為理想的大學生教育模式,其對于培養綜合型高素質人才及推進高校的教育改革具有積極作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關乎大學生意識形態工作,一直以來是我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博雅教育模式的起源、培養目標和意義出發,探討了博雅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在聯系,提出了在博雅教育模式下應采取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關鍵詞:大學生;博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一、什么是博雅教育模式
博雅教育也稱文雅教育,它起源于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將博雅教育視為與“職業”教育相對立的教育觀念。博雅教育主要承襲自西歐中世紀以來的以“博雅七藝”為主要課程內容的博雅教育體制。
博雅教育并不強調學問或者知識的專業化,或是知識的實用價值,也不關心知識在其所對應的特定領域或是職業中的作用。更多的是在乎知識學習本身對于心智的啟迪和自身發展所需的基本能力的開發。博雅教育的培養目標并不是給學生一種職業訓練或專業訓練,而是通過幾種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指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自主完成自身的提高。
二、博雅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1.博雅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養方向相同
高校是一個傳播知識、培養人才、塑造人格的地方,承擔著推進國家發展的重大任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關乎文化領導權和文化解釋權的重大問題,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共同思想基礎。在博雅教育框架下推進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既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保證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2.博雅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導核心相同
我國的大學高等教育既要做到開放、包容、創新,同時也必須立足服務于國家建設和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任何一種高等教育都離不開黨的領導,博雅教育也是一樣。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內容,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始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靈魂。高校的黨建工作模式必須要與高校職能及其發展趨勢進行妥善的結合。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靈魂——黨建工作與高校教育新趨勢——博雅教育模式的有機結合將成為重要命題。
3.博雅教育模式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辯證統一
思想政治工作追求的“一”與博雅教育追求的“多”其實是不沖突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博雅教育的一部分。博雅教育必定是兼容并包的,尤其是在啟發人、教育人、培養人這幾個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與博雅教育的追求是一致的。
三、博雅教育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徑
1.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隊伍建設,轉變工作思路
博雅教育不僅是對學生的教育,更是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推行博雅教育也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斷地反思、學習和轉變。
首先,博雅教育旨在培養具有自由意志的人,因此提倡平等寬松的教育氛圍,鼓勵開放式的自主探究。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科學的工作理念和政治素養來給予指導,以確保博雅教育的實施過程不偏離正確方向。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身作則,自覺踐行博雅精神,不斷地增強自身的學習,尋求知識的增長和思想的進步。
2.注重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平臺,完善教育體系
網絡信息時代下博雅教育對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求也不再僅限于知識技能的傳遞,而更多的是提供平臺的搭建。構建合理的教育、評價、監督、管理的體系,從而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的展示與探究。這對于學生自由意志的培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有著至關重要的導向作用。
3.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踐行博雅精神
具有獨立人格的人都具有主觀能動性,博雅教育的精神也是在順從人的這種主觀能動性。但是往往會受到環境的干擾,自身的懶惰等諸多因素使得學生失去這種全面學習與領悟、發展和探索自我的意志。因此,這也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夠時刻督促學生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投身于學習和實踐,用實際行動踐行博雅精神。
參考文獻:
[1]單 蔚.淺談博雅教育與學生黨員教育[J].企業導報,2010(08).
[2]陳建華.論基礎教育、素質教育與博雅教育的內在關系[J].南京社會科學,2013(09).
(作者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