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建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很多難以突破的教學難點。如何才能有效突破這些教學難點是每位教師必須考慮的問題。以舉例的方式簡單介紹了采用實驗法和多媒體突破難點的操作過程。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難點;實驗法;多媒體
在實際教學中解決教學難點有助于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和學生,充分借助包括現代多媒體手段在內的各種資源,選擇恰當的策略,為學生架起迎難而上的橋梁,使他們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說到教學難點,我們通常把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以及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稱之為教學難點。這里所說的難點并不是固定的,有時候同樣的一個問題,對于一個班的學生是難點,對于另一個班的學生就不是難點。對于學生感到困難和吃力的內容,教師一定要列為重點并加以突破,這樣學生才能聽懂、學會,并在此基礎上更好地理解和學習后續的新知識。因此身為一名一線數學教師,一定要致力于突破數學教學中的難點,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數學素養逐步提高,從而最大化提高教學效果。
將教學難點成功突破并非易事,要求教師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選擇合適的突破點進行切入?;蚧橄鬄榫唧w,或化復雜為簡單,或變生疏為熟悉,基本思想是化難為易。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積極探究,也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直觀感知。
一、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通過自主探究突破教學難點
如在小學數學第八冊的第一單元中,教師在教授3的倍數有何特征時,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發現特征,并用概括性語言將特征描述出來是教學難點。通常情況下,學生在發現3的倍數特征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前面所學知識的影響。如5的倍數的特征是有章可循的,個位數字均為5或者0。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判斷3的倍數特征時,也會通過個位上的數字進行思考。此外3的倍數的特征不是非常明顯,通過觀察的方式,學生想要發現特征非常困難;再次,小學生不具備完善的抽象概括能力,即使發現了特征,也難以準確敘述出來。在下文中作者將著重介紹如何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以及自主探究的方式來突破難點。
1.重組知識結構
具體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出示一些數字,讓學生通過之前學到的規律和方法去探索和發現3的倍數特征。最后當學生發現以往的方法不再管用的時候,便會激發好奇心和挑戰的欲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以競賽的方式,引導那些平時對數學學習興趣度不高的學生參與其中。具體做法是學生和老師一人說出一個數字,并判斷這個數字是否是3的倍數。比賽結果自然是教師比學生的判斷更準確。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會被進一步激發出來。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被打破,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完善,在學到新知識的同時,邏輯思維也得到鍛煉和提升。
2.實驗探究,發現特征
接下來教師便可以通過另一組實驗,讓學生更好地發現3的倍數究竟有何特征。在具體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準備若干小棒,以此來替數字進行擺數,用1根小棒表示1,再將另1根小棒放在這根小木棒的前面,表示10;然后再將1根小棒放在這兩根小木棒的前面,用來表示100。根據以上規則,如果在表示百位的數字上擺3根小棒,并在個位上擺2根小棒,其所代表的數字則為302。
這時教師通過分組的方式,在第一組中分別用1根、2根以及3根小棒擺出數字;在第二組中則用4根、5根以及6根小棒擺出想要的數;在第三組中擺放數字的時候,用7根、8根以及9根小棒。擺放完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判斷用多少根小棒擺出的數字是3的倍數。
通過觀察和思考,學生能夠更好地發現和理解3的倍數的特征。然后通過向老師匯報自己所觀察到的結果,學生的理解能力得以加強。最后所有學生得出一致結論,用1、2、4、5、7、8根小棒無法擺出3的倍數,用3、6、9根小棒則可以擺出3的倍數。
通過不同擺法的演練,使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都得到鍛煉,并且強化了在眾多事實中提煉事物本質屬性的能力。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如果用3根、6根和9根小棒擺數字,小木棒的根數和這個數各位上數的總和是一樣的,簡單地說,這些數字都可以成為3的倍數。
3.強化概念,加深理解
在上述實驗之后老師可以在此基礎上延伸,將學生分小組,然后用12、12+1、12+2以及12+3根小棒擺出數字,進行進一步驗證。之后老師再讓每一小組的學生任寫一些數,計算出結果,然后再進行驗證。
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得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學生學會了一種思維和方法,無形中使自身的自學能力得到極大程度的提高。
二、利用多媒體,強化感知
多媒體具有極強的表現力,既能整合知識,又能分解知識。這種不同于常規教學手段的方式,應用到教學中,使學生更好地接受和消化所學知識,因此教師一定要多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并深刻理解教材,這對于突破教學中的難點是非常有益的。
著名教育家葉瀾指出,教學活動是動態生成的過程。因此在具體教授數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將學生放到主體位置,將自己看成客體,以學生為主。教師要想突破難點,必須要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進行深刻把握,找準難點,否則偏離了難點,一味把教學的寶貴時間花在并不重要的難點上做文章,很有可能造成費時低效的結果。
參考文獻:
王文萍.談數學教學中突破難點的方法[J].金山,2010.
新課程學習·上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