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雅麗
摘 要:中職畢業生受學歷層次、專業知識結構、社會人才需求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就業的壓力正日益增大。本文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從當前中職生就業所面臨的困難出發,并著重就中職生如何應對就業困難的對策進行了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中職教育;就業;問題;對策
1.中職生就業所面臨的困難
(1)就業渠道縮小。中職畢業生就職的企業,多數為制造業或服務業。然而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技術性工人開支成本的逐漸增加,近年來大批外企出現遷移、收縮和倒閉的現象,而國內部分中小企業尤其是外向型企業,普遍面臨著縮減規模甚至倒閉的威脅,這都導致了不少企業的招聘計劃被凍結或縮水,從而大幅度地壓縮了中職生的就業空間。
(2)就業隊伍的競爭壓力增大。近年來,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許多大學生紛紛調整了就業期望值,選擇從基層崗位干起,也不再挑剔專業的對口,而且對于敏感的薪酬問題多數大學生采取了比較保守和務實的態度,薪酬要求普遍偏低。然而受此影響,中職生與大學生相比的“要求低,心態平”的優勢逐漸被打破,而學歷層次較低的劣勢卻越發凸顯,這都加大了中職生的就業壓力。
2.解決中職生就業困難的對策
(1)多元化地選擇就業崗位與就業地區。在當前企業崗位提供總量萎縮的形勢下,中職生應多元化地選擇就業崗位與就業地區,切忌出現只選不擇、擇而不定、定而不久的問題。
與大學生相比,中職畢業生的就業渠道還是較多的,只要不過分挑揀,大部分中職生仍可以找到一份工作。在如今中職生就業壓力日趨增大的背景下,學生不妨采用“先就業,后擇業”的就業觀,在從業中“騎驢找馬”,謀求未來更好的發展。中職生還應當堅持“走出去”的戰略,要不斷克服戀家思想,大膽走出去,不局限于在某一區域工作,這樣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開闊視野,鍛煉技能,獲得獨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2)適當調整薪資待遇的預期值。在當前中職生普遍就業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中職畢業生應正確定位,調整心態,把握機遇,不應當太計較最開始工作的薪酬得失,而應當瞄準長遠的發展。對于部分職場新人而言,經驗的積累以及技能的鍛煉,往往遠比薪酬的多少更加重要。
(3)明確職業目標。中職生在選擇職業時,應當結合自身的綜合能力,以明確自身未來的發展目標。中職畢業生應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如果在就職第一步就沒有認真思考,這樣必然會導致自己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工作的迷茫,并缺乏工作的熱情與動力,最終導致頻繁的崗位變動,而工作經驗與技術水平卻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
(4)不過于追求專業對口。從當前中職生就業情況而言,雖然學生普遍在學校中已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知識與技術水平,但與企業的要求仍存在著不少的差距。因此,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時,不應當過于強調專業對口,學生應當理智地對待企業的用人安排,允許自己跨專業就業。為此,學生在學校中除了學習專業知識的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培養自身的思維方式、動手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應當重視實習的機會。學校所提供的崗位實習或畢業實習,是學生能盡早積累社會經驗以及提高學生溝通能力與實際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學生應當重視實習的機會,通過認真地實習或者積極參加各類社會活動,以盡早接觸社會,接觸企業崗位的培訓,利用實習的機會在崗位上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與技術水平,從而在畢業以后能更快地適應企業崗位的需求。
(6)做好就業前的準備工作。中職生在進入學校以后,就應當以就業為目標,通過自身的積極努力,為以后的就業做好準備。一是學生應認真學習各專業的基礎知識,并不斷鍛煉專業技術的應用能力與操作能力,只有真正學到了技術與本領,才能在未來激烈的就業競爭中獲取主動與優勢;二是應當結合自身專業的特點,盡早參加各項技能專業證書的認證與考核;三是在崗位實習期間,學生應當通過加強崗位職業培訓或者繼續進修的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并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組織能力、表達能力等,為以后的就業與發展做好充分的準備。
受我國企業技術力量不足的影響,尤其是中、高級技術工人的缺乏,市場對技術人有相當大的需求度,因此中職生的就業形勢總體而言仍較為樂觀。為此,中職生應當通過多元化選擇就業崗位與就業地區,適當調整薪資待遇的預期值,明確職業目標,重視實習的機會以及做好就業前準備等多種措施,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與技術能力,從而更好地面對當前就業壓力大的難題,實現順利就業。
參考文獻:
[1]楊冬梅.淺談中職生如何順利實現就業[A].薛煥玉主編.二十一世紀教育思想文獻[C].北京:紅旗出版社,2007.
[2]黃連珍.招生就業指導[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廣西交通運輸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