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坤英
關鍵詞:校園文化、環境、德育、隱性影響
我們廣東省科技職業技術學校創建于1974年,原隸屬于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是廣州分院18個單位中唯一的教育事業單位;2009年3月正式由廣東省教育廳接手管理,是省直屬的中職學校。回歸省教育系統大家庭,身份由“編外”到“編內”,一下子似乎有點不太適應,畢竟在管理上“規章、制度、規則、觀念、要求”等等確實客觀上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得有個緩沖時間去適應、去完善、去改變、去建設。回歸后省教育廳的領導非常重視我們學校的班子建設以及關注學校的發展,并于2010年、2012年、2013年分別派來了新的校長、書記和1位副校長。短短這幾年我們學校在新領導的領導下,非常注重校園各方面的建設,尤其是校園文化建設,校園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在校園中對德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對德育產生隱性影響最大就是校園文化環境。簡單來說,校園文化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它是一種有形和無形的文化環境,精神氛圍,彌散于校園師生之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她以特有的形象向師生公開地灌輸著某種思想、規范和價值標準,更以特有的象征符號感染著學生,有著強大的內在力和明確的指向性。良好的校園文化具有調節心境,陶冶情操、愉悅身心和塑造性格等功能。特別是在當今各級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意見》,校園文化在德育中的功能作用就顯得更加重要了。這幾年,我們學校非常重視校園文化在學校德育中的隱性影響,建設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優化校園育人環境,以完美的形象去感染師生的心靈、行為,促進大家奮發向上。
一、創設富有育人氛圍的校園物理環境,陶冶師生情操
校園物理環境是學校精神風尚的反映,指的是學校的建筑、設施、布局、綠化、美化、文化布置等等。良好的校園環境既是學校物質條件的外顯標志,又是良好精神風尚的體現。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正向隱性影響教育的效果。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校的物質基礎……是對學生精神世界施加影響的手段,是培養他們的觀點、信念和良好習慣的手段。”因此,我們學校重視校園環境建設,根據學校實際進行整體設計,營造一種整潔、清新、優美、和諧的校園育人環境,充分發揮“環境課程”在思想教育中的導向功能,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和道德行為規范功能。
這幾年,我們學校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校園環境建設。首先是改善教職工和學生的健身環境。2011-2012年,為了能讓職工和學生有一個良好的活動場所,學校花幾十萬元,給我們的運動場鋪設了塑膠跑道,同時采購了一批體育器材;新建一個室內羽毛球館及挪出辦公樓六樓的一間房作為乒乓球室,新購買了兩張乒乓球桌;其次是改善教職工和學生的工作學習環境。既實施了“穿衣帶帽”工程又加強了學校的硬件建設;教學樓走廊、課室是粉飾一新,每個教室配備了多媒體和電視;建設了多個高配置的的實驗場所,如“汽車維修實訓中心、化工質檢實訓中心、電子電工實訓中心、會計實務模擬實訓室、信息技術實訓中心、網絡布線實訓中心、舞蹈排練室、鋼琴室、電子琴室”等等。再次是加大校園環境綠化美化的力度。幾年的綠化的成果是教學大樓前后花壇、草坪、校道兩旁、學生宿舍區和家屬區,一年四季是郁郁蔥蔥,鳥兒花香; “英雄花、洋玉蘭、九里香、米蘭、葉子花、炮仗花···”等眾多木本花卉是爭奇斗艷,芳香四溢。這么優美的自然景觀環境,使我們校園變得幽雅、恬靜且富有教育性。再其次是充分發揮“標語”潛移默化的作用。學校的公共場所,如教室、實驗室內張貼著許多充滿激勵警句、“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守則”和“中等職業學校日常行為規范”;教學樓、辦公樓外墻體上定制了“科技改變命運,技能成就人生”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等等激勵性標語;教學樓走廊懸掛著中外著名科學家、教育家、藝術家的畫像,名人警句,讓師生的心靈天天與這些杰出人物進行交流,緬懷前賢,領悟人生哲理,使整個校園成為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
二、營造和諧健康的校園心理環境,塑造師生風范
校園心理環境是指師生員工在校園內的一切心理現象的總和。校園心理環境是校園環境的潛在層次。它的心理氣氛和校園風氣的形成刻畫著學校的形象。心理環境包括和諧的人際關系,教師的人格魅力,有序的校園生活和集體輿論等。這些都構成了積極的隱性德育因素,是一種潛在而強大的教育力,一方面它直接成為思想教育的內容,另一方面對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簡潔、深刻、長期和持久的影響。
和諧的人際關系
和諧、親密、合作的人際關系具有正向功能,不僅可以滿足師生交往的需要,而且有利于發展師生的安全感、友誼感,形成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性格。而不良的人際關系則具有負向功能,產生消極的情緒體驗,會嚴重影響人格的健康發展。在我們復雜的校園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各種矛盾,這既表現在學生與學生之間,也表現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領導之間。協調人際關系是優化心理環境的重要途徑。為此,我們學校的領導以身作則,帶領全體教職員工,逐步形成了一個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教師群體。學校教師之間開展的各種教育活動的相輔性和互補性,反映出我們校園精神的特征,形成為團結奮進,開拓創新,獻身教育事業的動力,并以此去影響學生、身教學生。我們學校的教師以高尚的師德,向學生傾注愛心,換取學生的信賴和純潔的友誼;教師們熱愛學生,學生們非常尊敬老師。試想想,如果學校師生學習生活在緊張的人際環境中,那么師生無法良好合作甚至處以對立狀態,即使老師仍充滿愛心,其后果是“采取任何模式、任何方法去說教,都是無效的,不管它有多新”;“如果老師沒有了愛心,也就沒有了責任,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的,不管它有多美”。記得有一位哲人曾經說過:“寫在紙上的愛,一個早晨就可以讀完;說在嘴上的愛,一轉身就能忘記;而惟有老師和母親的愛是寫在大地和天空,永遠和永藏在心底的”。我們的師生在這良好和諧的人際環境中,體會到了校園學習生活的愉快;教師勤于工作,師生樂于學習,從而激發師生熱愛學校,熱愛人生的社會責任感,進而增強榮譽感、進取心。
充實的校園生活
良好的校園心理環境離不開充實的校園生活。學校積極的開展多姿多彩的課外文化生活,能使師生在充滿朝氣的精神氛圍之中,情操達到陶冶,有利于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和人生目標,培養師生良好的品格。(一)、舉辦新春聯歡會。每年春節(除2014年年初)前夕都舉行新年新春聯歡會。參加人員為全校在職職工、退休人員;校領導首先發表新年致辭,簡要回顧一年來的發展情況,展望新年的發展前景;隨后進行文藝表演,由年輕教師表演節目;文藝表演后是游園抽獎活動···通過這樣一年一次的祥和歡樂的聯歡會,加強了新老職工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展現了全校職工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二)、舉辦各種比賽。為豐富校內職工和學生們的業余生活,強健體魄,增強集體榮譽感,引領廣大青年展現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校工會每年都利用各種機會組織各工會小組舉行籃球賽、羽毛球賽、教職工趣味運動會、歌唱大賽、打保齡球比賽;組織師生校隊到兄弟學校、兄弟單位(如華南植物研究所、廣州化學所···等)進行各種友誼比賽;同時積極參加長興街道辦事處舉行的各類比賽如登山比賽我們學校總能取得很好成績;連續多年舉辦廣東省中職學生/教師技能竟賽的省預賽及多個項目的省賽并取得可喜的成績。(三)、組織各種活動。為了豐富校園生活,學生科每年都會組織學生開展貫徹《中職學生守則》和《中職日常行為規范》的“愛我家鄉,愛我中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勤儉節約,愛惜糧食”、“遵紀守法,做合格公民”“學會感恩”、“學會做人”等系列教育活動;同時,結合每年“新生入學”、“五四”青年節,“七一”建黨節,“九十”教師節,“十一”國慶節及“元旦節”等等節日,開展以歌舞、小品、魔術、征文等學生喜悅樂觀的文娛活動,讓學生在充滿審美情趣的氛圍中,潛移默化的愉快接受“愛黨、愛國、愛師、愛校、愛家”等等傳統美德的教育。通過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既豐富了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又鍛煉了教職員工、學生的吃苦耐勞的意志,團結拼搏的精神,同時又增強了教職員工之間、學生之間的交往與友誼。
豐富的課外活動
良好的校園心理環境離不開豐富的課外活動。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進一步深化我們學校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展示我們學校廣大師生精神風貌和教育教學水平,激勵我們學校師生愛崗敬業、勤奮學習,提高我們學校的辦學水平,自2010年起我們學校每年舉辦一次“科技技能節”活動。技能節競賽項目包括“音樂、舞蹈、書法、美術、手工、講故事、動畫設計、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化工質檢、網絡布線、汽車維修、會計點鈔、商務單證、英語演講”等等,學生選手與指導教師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積極向上的良好精神風貌和過硬的技術素養參加各項比賽;校園班際男女籃球友誼賽、羽毛球比賽、乒乓球比賽等各類比賽搞得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學生會社團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廣東省中職學校學生技能競賽及國家職業院校技能大賽。2011年組隊參賽開始連續多年,我們學校的學生獲得了如下成績: “單片機/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亞龍杯汽車電器維修競賽暨全國汽車電器職業技能邀請賽、化學檢驗工等賽項中均獲得一等獎;電子商務技術、網絡布線、制冷與空調設備組裝與調試等項目獲得多個二等獎和三等獎”。2012 年我們學校學生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賽項中,化工專業的林曉純、劉佳萍同學在“工業分析檢驗”賽項中獲團體二等獎;電子專業的吳榮加同學在“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賽項中獲個人二等獎;韋遠樂同學在“單片機裝配與調試”賽項中獲個人三等獎;2013年“工業分析檢驗”賽項又獲二等獎的好成績。我們學校先后派出五位教師參加了2013和2014兩屆省中職技能賽(電子類)教師組的競賽,其中四位教師取得一等獎和一位教師二等獎的佳績!每年組織學生參加省文明風采大賽均取得優異成績,獲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學生不計其數。全校師生充分發揮特長,做到學校有特色、教師有特點、學生有特長。
4、正確的輿論氛圍
良好的校園心理環境離不開正確的輿論氛圍。我們學校通過校園廣播站、學習園地、宣傳櫥窗、校務公開、教態信息等宣傳工具,及時報道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國際國內時事新聞,校園新人新事,師生美好的校園生活。這樣既豐富了師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又使師生獲取了更多的信息與知識,同時也展示了師生的才能與智慧,使校園充滿生機活力。
總之,校園文化在學校德育中的隱性影響是一種有力的無聲的教育語言,我們給予充分的重視,并努力建設這種“隱性影響”,讓我們師生“跨進校園,接觸到一切都是美好的。”以此塑造美的心靈,完美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