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婷
【摘 ?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塑料模具設計已經成為模具專業的核心課程,怎么提高塑料模具設計課程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已經逐漸成為模具設計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塑料模具設計其實是一門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專業性比較強的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的滿足不了課程的實際需求,因此,就需要我們不斷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便于可以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塑料模具設計知識,能夠做到獨立完成塑料模具設計。本文針對塑料模具設計教學改革進行了探討,分析了改革的主要內容以及改革方法。
【關鍵詞】塑料模具 ?模具設計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016
塑料模具設計是一項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專業性比較強的課程,也是模具專業核心課程,其中一些課程對于學生來說很難理解、很難看懂,對老師來說也比較難教,例如壓縮模設計、塑料成型工藝以及氣動成型等。那么如何在短時間內讓學生可以理解更多復雜的專業知識,并且能夠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實際設計能力,逐漸成為模具專業教師面臨的主要難題。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研究改變教學方式就變得十分重要,聯系實踐合理的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塑料模具設計作為模具設計的主要技能之一,很多學校都對其教學模式的改革進行不斷探討與研究,依據近年來的教學經驗與實踐經驗,模具教學改革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改革教學內容
在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的時候,應該依據具體的實際崗位需要,合理的設置教學課程。并且依據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改革,對理論知識進行合理拓展,著重培養突出技能。現階段,塑料模具設計的基本課程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塑料模具設計理論;第二,模具設計中的繪圖軟件,主要包括UG、AUTOCAD等;第三,基本設計課程,主要包括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機械制圖、模具制造工藝以及互換性與技術測量等。這些課程內容都與塑料模具設計息息相關,但是實際教學中,都只是各教各的,沒有一定的針對性,導致實踐與理論不符,課程之間出現脫節。高職院校的主要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可以得到專業工作技能,突出課程的實用性,從學生可以得到實際技能為根本出發點,充分考慮個人能力以及崗位的變革。教學的主要內容應該重點體現制造與模具設計的特點,例如應該把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擠壓模和注射模引入到課程中;機械制圖可以選取比較典型的零件進行測量。依據社會的實際需求和模具專業的特點把有關專業進行有機整合,讓多門課可以密切相連。如AUTOCAD與機械制圖就可以整合成一門課;有很多課程我們僅僅只是用到其中一部分,但是實際并沒有開展這門課,存在一定知識缺陷,例如很多學校都沒有開設工程力學,但是塑料模具設計過程中往往會用到工程力學的一些知識,因此,可以把液壓傳統、機械基礎、工程力學中的有關內容合理的整合成一門課。
二、改革教學方式
第一,把實際項目作為載體,依據產品和工作任務作為教學的內容與過程。現階段塑料模具設計的課本基本都是依據傳統的方式進行編寫,重視理論計算,忽略實際結構設計,一般培養出來的都是研究型人才,沒有一定實踐能力。在工廠、企業等實際的設計過程中,主要都是依據經驗、圖表進行研究,很少進行實際計算,由于數學模型關系,很難得到確切答案。主要教學目標就是學習課本知識之后能夠設計出一些中等復雜的模具,因此,我們采用與實際項目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設計程序,因為結合實際的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需要結合教師講授的方式,把二者進行有機統一,從而提高學生的能力。在進行項目選取的時候,應該選擇具有模具典型結構的常見零件,并且通過老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把需要理解的課本知識重點融合到項目中,進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依據實際設計過程中的流程與方法,進行逐步完成,讓教學內容充分符合實際工作情況,讓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得到一定知識,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理論與實踐同時進行交叉式的教學,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融為一體,實行一體化教學,能合理地處理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之間的關系,主要核心是能力培養,讓學生能夠很好的運用所學知識。比如可在注塑機前進行塑料成型工藝授課,這樣在講課的同時進行實踐;在模具拆裝室進行模具結構的授課,讓學生通過現場模具的拆裝直觀的了解模具的結構,加深印象;在計算機房進行模具設計的授課,在講課同時,通過指導和講解讓學生在計算機上操作。讓理論和實際充分地相結合,不至于學生通過學習后只會“紙上談兵”。
第三,職業能力的需求作為原則,主要內容是以工作崗位重構課程,再結合模具設計師必須具備的技能和知識,有效地把課程內容與實踐操作結合到一起。
三、優化教學條件
對實際的工作環境進行模擬,建立設備完善的實訓教室,根據需要添加、更新實訓設備,比如不同類型及典型塑料模具,通過優化學校的教學條件,使其符合實際工作環境,增強實訓基地的建設,利用社會和本土資源,讓學生頂崗實習,在不同的環境下體驗不同的工作崗位。
四、建立并完善教學資源庫
通過網絡或其他渠道搜集有關塑料模具設計的資料,比如模具的結構圖冊、動畫、設計內容、視頻等,能幫助學生深刻的了解模具設計并能掌握塑料模具設計的技能。
五、提高授課老師教學能力
通過再教育、進修、企業實踐等方式讓教師提高塑料模具的認知,然后開展科研并編寫教材,通過會議現場總結和交流,從而讓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得到提高。
總而言之,對塑料模具設計進行不斷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學習的難度,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符合社會發展應用型專業人才。從內容、方式、條件、資源、教學能力等幾方面進行改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塑料模具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駱俊廷,官英平,顧勇飛等.塑料成型模具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學研究,2012,33(2):63-65.
[2]劉彥國,范建蓓,徐志揚等.《塑料模具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J].機械職業教育,2010(5):56-58.
[3]林鳴德.高職《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探討[J].現代企業教育,2012(20):127.
[4]張紅英,陸元三,歐陽八生等.高職“塑料模具設計”教學之探究[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7(1):75-77.
[5]張國新,曹秀中.《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7(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