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應龍
【摘 ? ?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把實驗當作教學重點,努力培養學生的實驗精神和探究能力。本文就如何進行化學實驗教學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化學教學 ?實驗教學 ?策略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05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許多教學觀念已經得到教師們的認同和實踐。就化學教學現狀來看,大部分教師已經認識到實驗是化學教學的基礎,在教學中應該對實驗教學加以重視。但是不可忽視的一點是,當前化學的實驗教學部分還比較薄弱,受教學觀點和教學方法的限制,很多教師不能把實驗教學落到實處,因此實驗教學也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針對當前的教學困境,筆者認為,教師應該探索各種方法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具體來說,在化學課上進行實驗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個策略與方法。
一、轉變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教學知識的集中體現,是對教育活動持有的基本的觀念和態度,對教學工作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作為一名化學教師,在加強自身業務水平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教學理念的更新,這是進行實驗教學的前提。目前,許多教師還不能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化學教學,特別是對于化學實驗,有的教師認為課堂教學中的知識性講解才是教學的重點,是學生獲取知識最主要的途徑,不少教師認為化學實驗教學是浪費時間,遠不如集中性講解能夠取得理想效果。因此,許多教師不愿意過多在課堂上演示實驗,對于教材中提到的實驗,往往也是采取口頭講解的方式,即使進行演示實驗時,為了節省時間,也是完全由教師進行操作,這正是傳統教學理念的體現。
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想有效進行實驗教學,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要看到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實驗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具體情境,激發學生興趣,以直觀的方式把化學原理展示出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對待實驗教學,認真備課,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對于一些重要的實驗,要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同時,還要在這個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參與性,培養學生實驗精神和探究應用能力,使得化學實驗教學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達到提高學生化學水平的目的。
二、創設具體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
情境是利用多種方法和手段制造的一種具體、直觀和吸引人的狀態,如利用語言、實驗器具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具體情境的營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好奇心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也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化學實驗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為實驗教學做好準備。教師在準備好實驗器具之后,先不要急于進行實驗操作,而是要先向學生提出幾個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并且注意問題的趣味性,注意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學生思維活躍,對未知的事物有著強烈的求知欲,通過這些問題,能夠使學生產生一種期待心理,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氣氛。例如教師在進行氫氣比空氣密度低的演示實驗時,就可以提出:“我們平時看到的氣球有哪幾種,為什么有的會飛,有的不會飛”“不同類型的氣球里面的氣體一樣嗎”“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這樣的一系列問題,在學生進行積極思考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給出猜測,接下來教師進行演示實驗,分別在不同的氣球中加入不同的氣體,然后讓學生觀察,和學生一起討論,最終讓學生明白,氣球會飛是因為里面的氣體是氫氣,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所以一松手就向上飛。
化學世界絢爛多彩,并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教師可以通過各種類型的實驗,創設各種情境,把化學精彩的一面呈現出來。學生對課程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因此,教師可以把第一節化學課上成趣味實驗課,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各種趣味性的小實驗,例如常見的“燒不壞的手帕”“空中生煙”“舞臺上的冰霧”等等實驗。豐富多彩的實驗活動可以吸引住學生的眼球,同時讓學生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會在頭腦中產生很多的疑問,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這種熱情投入到化學學習中去,為學生解決這些疑問。
三、讓學生參與實驗過程
學生的主動性是值得教師注意的問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在實驗教學中也要體現這一點。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不要只是進行演示性的實驗,這樣容易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而是要變演示性實驗為探索性實驗,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實驗過程中來,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
化學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都有一定難度,學生對有些化學原理、概念和知識理解不清,那么化學實驗對學生來說就非常困難。因此,這個過程需要循序漸進,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提高參與能力。一開始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部分實驗過程,讓學生知曉實驗目標、實驗步驟等,由學生參與一些易操作的步驟,而對于復雜的過程,則由教師完成實驗,學生則做好觀察、記錄、總結等工作。在學生的能力提升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探索性實驗,讓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問題、安排步驟,并且自己完成實驗,做好觀察、記錄等。例如在讓學生進行“氧氣的制作”這一實驗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認真閱讀教材相關知識后,分別做不同的氧氣制法,如分解氯化氫溶液、加熱KClO3(或KMnO4)等,讓學生從中了解不同的制法之間的原理及不同。并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四、采用多樣化的實驗方法
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能夠起到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并且能夠起到不同的教學效果。在實驗教學中采用不同的實驗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首先,教師可以用直觀演示的方法,多在化學課堂上進行一些簡單的小實驗,這些小實驗充滿趣味性,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聽課興趣,改變化學課枯燥無味的現狀,同時能讓學生在更多更快地吸收涉及的化學知識。
其次,教師可以設置化學興趣小組,讓學生自由分組,進行小組實驗。小組內部集思廣益,每個成員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并且每個小組可以有自己的特色,允許各小組進行類型不同的實驗,可以有自己的創新之處。
此外,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和探究性學習,要在這樣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究能力。
總之,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不能忽略實驗教學在促進學生化學學習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學貴在有法,在實驗教學中,除了上述的幾種策略,還有很多方法可以達到目的。教師要積極探索,尋找有益的教學方法,根據實際情況應用到化學實驗教學中去,使實驗教學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