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春燕
【摘 ? ?要】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學校和教師在傳統課程教育的基礎上積極地引導著學生朝著多樣化、新穎化、全面化的綜合性教育方向發展。為了保障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得以實現,各科教師應立足現實,面向未來,從課本出發,結合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的學習。
【關鍵詞】初中語文 ?綜合性學習 ?引導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064
語文對廣大的中國學生來說是最早接觸的學科。因為其早期性和廣泛性的特點,一直以來,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活動中往往忽略語文的綜合性和系統性。因此,教師要根據課文章節教授學生相關的課文文本,學生要跟隨教師的教學步驟完成對語文課程的學習。通常學生們在課堂上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課程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這樣就對初中語文教師和學生同時提出了要求。筆者認為,培養初中生對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一、要求學生課前預習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充分的課前預習往往會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成果大大提高。在教師準備教授某篇課文之前,教師和學生在潛意識里都應該有提前準備的心態。就初中學生的特點來看,語文教師在這個階段應該要求和鼓勵學生在課前進行相關的預習準備。
首先,語文教師應該在教下一篇課文之前給學生布置該篇課文的課前作業。課堂教學不僅僅是語文教師的教,還需有學生們的互動學習和交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教師也需時刻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尤其是語文的學習能力。由于每門學科之間的貫通性,這些能力的提高對其他學科的教學也能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語文教師講授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時,就應要求初中生們課前弄清這篇文章的創作背景和這篇文章的獨特之處。學生們在預習的過程中翻看老舍先生的履歷,可以得知他曾于1924年赴英國任教于倫敦大學的東方學院,而倫敦特有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常使這座城市濕潤多霧。到了1930年前后,老舍先生來到了山東的濟南齊魯大學任教。內陸泉城濟南的冬天與倫敦的冬天在先生的眼里是有很大差別的,這種現象從地理學科中是可以得到印證的,學生們就會跟隨著這個問題深入課文,進而思考老舍先生筆下的濟南冬天又與自己感受到的冬天有何區別。語文教師對學生們的課前要求往往只是個引導和督促,真正的意義在于初中生們在課前準備的過程中更多的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索精神,從多個側面了解背景知識,領悟到課前預習的重要價值。
其次,學生在課前預習的準備中,要充分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將預習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成為語文學科綜合性學習的基石。初中生們在教師布置完預習任務之后,應該先了解整篇文章的創作背景,要知人論世,通過圖書館或者多種電子設備查閱相關的資料,做到先查閱,再思考的預習步驟。
二、鼓勵學生課堂問答
在正式講授課文的時候,語文教師與學生在課堂的教與學中進行雙向的互動與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教師通過問答可以了解學生們在課前對課文的了解程度;學生可以通過回答加深對課文的印象,并實現與其他同學的知識和信息的共享。
首先,由于語文學科的專業性和普遍性,語文課堂上更多的是偏向于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教師鼓勵學生向自己請教和發問,了解學生不擅長和沒弄懂的知識點,進而可以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提出相關的問題,并從日常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逐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習潛力。例如,教師在講授北朝民歌《木蘭詩》這篇課文時,在交代了詩歌寫作的背景基礎上,可以分組安排學生有感情地朗誦課文。借助詩歌節奏性的特點,使學生們在朗讀詩歌的過程中感受北方詩歌的豪邁和五言詩的魅力。繼而可以讓學生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惑,通過引導解決問題。
其次,學生在這個階段要充分利用自己課前準備的資料,通過問答和與他人的交流解決心中的疑惑,也可以發散思維一起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眾人拾材火焰高”,在語文課堂中有相關的問題和互動往往會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和表現欲望。由于每個人思考問題的角度和側重點可能相異,不同的思維火花交流碰撞在一起會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在現實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往往會發現課堂問答的方式對學生理解課文和記憶知識點是十分有益的,學生們在課堂的問與答中實現了自主學習,這也是綜合性學習的重要環節。所以語文老師的鼓勵與初中生們的自主學習相結合,繼而將這種行為發展為學習習慣,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才能實現師生之間的教學相長。
三、引導學生課后總結
所謂綜合性學習,是將綜合系統學習的理念貫穿在教學活動的始末。跟隨語文教師的步伐,學生們在做好課前預習準備的基礎上,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相互問答交流之后,課后的總結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師在完成篇章或者單元教學任務之后,也要引導學生學會課后總結,這既是一項學習的任務,也是一門學習的技能。
首先,學生們應該由小及大、有序地整理課堂筆記,將教師所講授的新知識進行謄寫和總結整理。從文學和語言兩個大的方面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歸類,并在此基礎上對知識點細化補充。詳細整潔的語文筆記往往能對學生理解和記憶課文產生很好的效果,并且為日后的復習和回顧縮短了時間,也提高了綜合性學習的效率。
再次,除了進行書面整理總結,有時由于課堂課時的限制,存有疑惑的或對某方面的知識有興趣的學生可以通過與其他學生交流、向語文教師請教咨詢等方式完成課后總結。綜合性學習從學習的主體上來說,是需要依靠學生和教師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來完成的。因此,初中生們可以借助這種互助的方式對書面總結加以完善,從而更好的實現對課文的總結。
所以,在新課標的基礎上,語文教師培養初中生對語文學科的綜合性學習既是學科的要求,也是整個教育體制的要求。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們從初中開始,形成對課文的預習、思考和總結模式,才能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為高中階段的語文教育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能深刻地體會到引導學生們進行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性和難度。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由于某些不可預知的主客觀原因,有時也會導致課堂綜合性教學的中斷。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把握課堂的教學氣氛和學生們在課堂中的反應,因時制宜地解決有可能出現的教學問題,從而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