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小玲
【摘 ?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是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當前,小學生興趣的培養成為了教師關注的重點,本文針對小學生的特點,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提出幾點教學建議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學習興趣 ?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080
語文課是所有課程的基礎,小學語文是學生對語文課程了解的開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教師在這一時期能夠培養出學生們對語文的興趣,將會非常有利于他們以后的學習。小學時期學生的心理和智力處于發育期,這一時期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時機,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本文根據筆者自身教學經驗,提出幾點關于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建議。
一、豐富教學形式
小學生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好奇心和玩樂心重,老師要抓住這些特點,并且將這些特點與教學活動聯系起來,為教學所用。既然學生好動,我們就讓教學活動在“動”中進行,這樣既能讓學生在玩中學,又能為老師解決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好動的苦惱,從而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
(一)游戲教學
游戲具有娛樂性,可以滿足小學生好動的特點,消除他們課堂上的緊張感,還能活躍課堂氣氛,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剛剛進入小學的學生還帶有幼兒園時期的玩樂心理,教師在教學中不妨利用這種心理讓學生在游戲中快樂的學習,這不僅能夠讓他們在無壓力的情況下學到知識,還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現在很多小學生對學校有抵觸心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們在學校里不自由,上課的時候學生必須老老實實坐在那里,聽老師講些似懂非懂的知識,而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又決定了他們不能達到老師的要求,久而久之就會對課堂教學形成厭惡心理,這對他們現在以及將來的學習都會有不利影響,在課堂上做些教學小游戲正是解決這一矛盾的好方法。如,在詩歌教學中,可以做“找朋友”的小游戲,老師可以事先把古詩的每一句都寫在不同的紙條上,課上把紙條分給不同的小學生,讓學生根據古詩中上下詩句的銜接找出自己的小伙伴,寓學于樂,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記住詩句,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實踐證明,這可以大大的提高學生們上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學生互動
在生活中我們發現小學生喜歡跟自己的伙伴們一起玩,在教學活動中也應該這樣,教師應該讓學生們互動,而不是以一個個孤立的個體存在。筆者認為,教學中學生互動的最好形式是分組合作,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學習。老師在分組時要注意合理的安排每一組的組員,要根據小學生的性格和學習成績的差異均衡各組的能力,將性格活潑和內向的學生,學習能力好一點的和稍微差一點的學生結合在一起,讓活潑的學生帶動內向的學生,能力強的學生帶動稍微弱一點的學生,進而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得到鍛煉和提升。
(三)開展競賽
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比較強,在教學活動中老師不妨將競爭引入課堂,讓學生既要懂得合作又要明白競爭的重要性。通過競爭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能力。如,在檢查學生們掌握生詞的情況時,老師可以用小組的形式,讓小組與小組之間形成競爭,根據每位組員的表現,給表現好的小組以適當的獎勵,以此來激勵學生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組織課外實踐
小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發育還不成熟,但是他們的學習能力很強,教師不能單靠課堂來教學,也要適時組織課外實踐活動來豐富學生的學校生活,讓他們感受到上學的樂趣。如,帶領學生們參觀歷史博物館、圖書館,讓小學生了解中國的歷史,進而豐富他們的知識量、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必要性,讓學生愛上學習,愛上語文。除此以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公益勞動,去探望敬老院的爺爺奶奶,跟爺爺奶奶們講述自己的學習所得,感受知識帶給他們的樂趣。通過課外實踐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經歷,筆者曾經讓學生們參加完課外時間活動后,寫一小段話來寫記錄這一段經歷,發現學生們寫的小文章比平常要好很多。這就證明,通過實踐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鍛煉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
三、對每位同學都一視同仁
教師要對公平的對待每位學生,不能因為學生學習成績不好就忽視學生。被尊重是每個人的權利,尊重每位學生是教育的基本原則。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尊重自己,尤其是小學生,這種愿望更加強烈,處于孩童時期的學生需要老師和家人對他們的尊重和肯定,這是他們健康成長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要把這一理念體現在實際行動中,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因學生的性格、出身、成績而區別對待學生,相反,對那些學習熱情不高、不積極主動的學生,老師要多加關注,發現他們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在課堂上老師提問的對象也要及時更換,提問范圍要擴大到整個班級,不要只局限于某幾個學生,教師要讓每位學生都得到相應的關注。教師也不應以知識的傳授者的身份與同學交流,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俯下身子與學生交流,做小學生的朋友,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只有這樣,才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學生才會愿意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和生活,同時老師身上所展現的高尚品德、公平正直的品質也會在無形中影響學生,對學生高尚素質的培養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
四、給學生鼓勵和肯定
老師的鼓勵和肯定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正如每個人都想要被尊重一樣,每個人都需要被肯定和贊美,沒人會拒絕別人對自己真誠的贊美和欣賞。尤其是小學生,老師一句贊美的話,一個肯定的眼神,都可以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這會極大的提高他們的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從正面引導學生,多給學生一些贊美和肯定。學習上的進步、按時認真完成作業、主動幫同學干值日等等這些都可以是教師可以贊美的,這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和在乎,這都將成為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源泉和動力。再如,課堂上學生背誦一篇短文,記住所學的生詞,正確回答老師的問題時,我們都應給學生以鼓勵和表揚,課下老師在批閱作業時,一句鼓勵的話,一行贊美的字詞,都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作為老師,要學會鼓勵自己的學生,不要吝嗇幾句贊美和表揚的話,愛和尊重是相互的,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愛和尊重,學生才會愛老師、尊重老師。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在新課改背景下,老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讓更多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快樂學習、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