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大可
摘 要:由于我國在近幾年實施普通高校擴大招生的措施,給中職學校的招生情況及招生標準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本文主要就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的課堂教學言語行為進行了闡述與優化,使語文教學改革實際化,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對中職學校的教學具有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中職學校;語文教學;言語行為
1.課堂教學言語的問題及標準
言語行為指人們在具體的語境中使用語言的行為以達到實現交際的目的。在教學中課堂教學言語主要有以下幾點問題:
(1)課堂教學問題。具體有:①單面教學,指在課堂上,基本是教師一人在講,學生只管聽,缺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②表象教學,指教學課堂在表面看來相當活潑生動,充滿歡聲笑語,氣氛活躍有生氣,但是缺乏實質性的教學內容,本末倒置,偏離了教學標準軌道。③混亂課堂,指教師課堂邏輯思維混亂,教學沒有整體性,教學線路混亂。④空殼教學,指教學內容匱乏,缺乏實質性內容與要領。
(2)課堂教學言語的標準。①單項表達技術,包括語流技術、語氣技術、用詞用語用句技術三個方面。②教學口語雙向交流技術,包括教師學生之間相互交換教學信息的提問、辨析、回答三方面的技術。③課堂教學體態語言技術,包括姿態語言、面部言語技術、手勢言語技術、外表裝飾技術。④課堂教學板書交流技術,包括板書設計技術和板書呈現技術。文中的表1、表2和表3就是所有課堂教學言語的指標。
2.中職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言語行為的優化和建議
(1)教師言語行為的特點。①示范性。教師是學生的典范和榜樣。教師要通過示范去影響學生,學生也會透過教師的言行去體會、模仿教師對個人情感的表達方法、思維邏輯等系列內容。②情感性。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教師與學生長期的接觸與交流中,除了傳遞信息、講解知識外,還會有濃厚的師生感情在內。
(2)教師言語行為的要求。①規范普通話,作為一名專業的語文教師,標準的普通話是最基礎的要求。②加強課堂互動,只要在課堂上做到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就能讓學生的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并且增加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提升課堂效率。
3.結語
本文主要對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課堂教學語言行為進行了研究與分析,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討論與分析,并進行了優化及建議。在普通高校擴招的環境下,面對中職學校生源素質較低的大勢之下,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課堂行為的優化對中職學校的建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通遼職業中等專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