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摘 要:新媒體的發展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比如,網絡制度尚未完善,侵權抄襲現象難以遏制;負面輿論過多,腐蝕社會道德;爆炸式的傳播方式,虛假信息泛濫。這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高校要著眼未來,正視挑戰,利用新媒體的正面效應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樣才能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機遇;挑戰
進入21世紀之后,我們已然跨入了新媒體時代,這種新興媒介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比起傳統媒體,新媒體在技術、傳播形態等方面具有顯而易見的優勢,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高校要著眼未來,正視挑戰,利用新媒體的正面效應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樣才能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世界各國曾經針對社會大眾對媒體的信任度進行過調查,調查結果明確顯示,在所有媒體類型中,公眾對新媒體的信任度最低。在全世界10個國家的10240名受訪者中,83%的人認為國家電視臺是信任度最高的新聞來源,76%的人比較信任全國性報紙,70%的人信任地方性報紙,68%的人信任無線電廣播,只有23%的人信任網絡上傳播的信息。我國發布的《第2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也顯示,大部分公眾認為網絡內容的可信度非常一般,這說明網絡公信力嚴重不足。
新媒體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相繼暴露出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雖然新媒體中的大量信息開闊了大學生的視野,增長了他們的見識,為思想政治教育豐富了內容。但這些信息良莠不齊,在一定程度上也侵襲了大學生的心靈。這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問題。毋庸置疑,由于新媒體的進入門檻比較低,任何人只要擁有手機、ID賬號,就可以傳播信息,而這些信息真假難辨,久而久之,就導致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被蒙上一層陰霾。如何發揮新媒體的正面力量,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迫切問題。
二、利用新媒體力量,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轉變思想,樹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理念
新媒體的發展勢不可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規律、新特點、新方法,預測可能產生的新問題,并尋找原因,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思想政治工作者還要時刻關注網絡文化、網絡話語和網絡輿論對大學生產生的影響,控制不良因素,將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在一起,相互補充,竭力提高大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2.選取信息,擴充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新媒體信息浩如煙海,但并不是所有信息都適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積極打破傳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時空限制,建設科學合理的網絡教學平臺和教學資源中心,為學生提供經過篩選和調整的學習資源,開闊他們的眼界,增長他們的見識。同時,教育者還要通過線上線下、課內課外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關心大學生的思想動態,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滿足他們的要求。
3.貼近學生,提升主流網站的吸引力
首先,高校要積極建立主流網站,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先進思想去占領網絡陣地,其次,高校主流網站的建設要與大學生的情感緊密結合,貼近大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況,設置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生活和服務等欄目,多上傳一些時代性內容,使學校主流網站成為大學生經常瀏覽的網站。
4.提升實效,構建管理服務交流平臺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獲得真正的效果,必須解決大學生的切實問題,有鑒于此,高校應該建立網絡管理服務交流平臺,為大學生提供諸如醫療服務、車票訂購、就業咨詢、學業輔導等服務信息。大學生只要點擊相應網頁,就能了解學校提供的服務項目與內容。同時,學生也可以在網上留言,表達自己想要得到的服務內容,也可以對某些服務提出建議或批評,高校及時改善服務,獲得學生的信任。
5.正確引導,把握校園輿情的主動權
鑒于大學生的思想狀況起伏不定,高校應該構建一支輿情評論員隊伍,引導大學生理性看待網絡上的各種信息,不盲從、不跟風,要從網絡信息中得到啟示,而不是被網絡輿情所左右,動搖政治立場。
總之,在新形勢背景下,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教師要善用新媒體,挖掘其優勢,使其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輔助工具,為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汪 頔.新媒體對“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戰[J].思想教育研究,2010(01):71—74.
[2]宋紅巖.媒介嬗變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走向[J].思想教育研究, 2010(02):80—83.
[3]季海菊.跨界思維:新媒體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載體選擇的一種理性向度[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
(作者單位:呼倫貝爾學院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