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慶慧
摘 要:隨著現代文化的發(fā)展和人們語言使用習慣的改變,人們將現有的語言材料與認識、思維的成果結合起來,將舊的詞匯形式與新的意義內容相結合,不僅增加了原有詞語的內涵,也簡化了現代漢語的詞匯系統(tǒng),減輕了使用語言的負擔,使人們的口常交際變得更加便利。本文通過對舊詞新義這種詞匯現象的探討,調查舊詞產生新義的事實,并探索其中的規(guī)律,以豐富現代漢語詞匯學的內容。
關鍵詞:舊詞新義;類型;產生途徑
改革開放極大地推動了漢語的發(fā)展和變化,其中突出的表現是,很大一部分詞語產生了新的意義。舊詞新義遵循舊瓶裝新酒的方式,不產生新的形式,而是依附漢語原有的詞語,通過擴大或變化原有詞義的辦法實現。在本文中,把改革開放(1978年)以前就存在的詞語稱為“舊詞”,“舊詞新義”的標準比較寬泛,只要是詞形相同,又在原有意義的基礎上產生了新的意義,并且這一意義已經比較穩(wěn)定地在語言中使用,我們就把它看作是“舊詞新義”,有一點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實際上有不少詞語產生的時間還很短,為了說起來方便,我們未加區(qū)分,也把它們當作“舊詞新義”。
一、舊詞新義的類型
1.舊詞改變原義
舊詞改變原義是指,由于某種原因,舊詞的某個義位在新時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社會的發(fā)展造成新事物、新現象不斷涌現,人們使用舊詞去指稱這些事物或現象的時候,需要對其意義進行相應的變動,這樣才能夠更準確地表達信息。例如,“強人”,《現代漢語詞典》(1978年版)釋義為:“強人,原義指強盜。”①那姓宋和姓全的兩個強人守在洞口,聽到“毒針來了”四字,只嚇得魂飛魄散,急忙退出。②痛的空虛里她發(fā)出大喉嚨來,高聲叫喊道:“清平世界,是哪兒來的強人?平白里霸占我的東西,還打我,還捆我?我是你打得的,捆得的?”
可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強人”舊義消失,被新義“強有力的人”“堅強能干的人”取代,“強人”用來指能人,而強盜的意思則不用了。①現在是一個女強人紛紛涌現的時代,今天的女性可以從武則天那里汲取到哪些有價值的東西呢?②她堅持,因為她在乎,在乎她現在擁有的一切,職業(yè)、家庭和生活。她無疑是強大的,有時甚至也很強硬,即使不是女強人,至少也是個強女人。
社會的發(fā)展使舊詞語所指稱的事物或現象的本質特點在新時期發(fā)生明顯的改變,人們對其有了新的認知,并因此促成了舊詞理性意義發(fā)生變動。
2.舊詞增添新義
舊詞增添新義,在本文中可以理解為舊詞在保持原有義位不變的前提下又增加了一個新的義位。具體說是指一些舊詞由于某種原因獲得了一些新的意義,而且所增添的新義超出了原有的義域范圍,不能將它和原義合并,而是需要重新加以概括。也就是說新增意義與原有意義存在很大的距離,人們不能用一個義位去同時概括原有意義和新增加的意義,結果這些新增加的意義就形成了不同于原有義位的新義位,在詞典里則表現為這些舊詞又增加了新義項。例如,“跳水”,1978年《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水上體育項目之一,從跳臺上或跳板上跳入水中,身體在空中做出各種優(yōu)美的動作。現在2005年版《現代漢語詞典》又出現了新的意義:“比喻證券價格、指數等急速下跌。”①假期過半國內游價格方“跳水”云南六日游預計減半; ②食用油價格大跳水 驚現三年未有“腰斬價”。“跳水”一般是高空跳入水中,下降幅度比較大,因而引申出了“商品價格等大幅度下降”的意義。這種運用引申義,給人們心理造成沖擊力的詞語也閃亮上場,活躍于人們交際之中。
二、結語
舊詞衍生新義,主要通過詞義的引申、修辭手段的使用等途徑來實現。其中,引申和修辭手段(主要是比喻和借代)的使用是舊詞新義產生的主要途徑。舊詞新義最初都是口語詞,在人們的口頭上流行,變化速度很快,要找到有關它們的翔實的文字記載十分困難,對它們進行規(guī)范的難度也很大。在對現代漢語詞匯進行規(guī)范的過程中,不能武斷地拒絕一切變化。一個新的語言成分想要擴大使用范圍,進入全體社會成員的交際系統(tǒng)之中,必須經受時間的考驗和社會的沉淀。只有那些不低俗、表義明確、有利于人們日常交際的新義,才能被普遍地、長期地使用下去,最終成一般詞或基本詞,穩(wěn)定存在于現代漢語的詞匯系統(tǒng)之中。
參考文獻:
[1]曹國軍.當代漢語中的舊詞新義現象論略[J].語文學刊,2004(10):94—97.
[2]陳勝培.舊詞新用例說[J].學語文,2005(02):47.
(作者單位:臨沂言西早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