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穎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十三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中指出高校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高校應切實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高校黨委在深化綜合改革、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中的領導核心作用。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學生黨員;黨支部建設
1.大學生黨支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黨員發展質與量的脫節。一些高校過分追求數量和比例,導致學生黨員發展的標準和程序松動,有的學生對黨的基本知識了解不夠;有的學生沒有端正入黨動機,思想上沒有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還不能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有的學生先進性不強,導致入黨前后表現不一,無法跟上黨的步伐。
(2)大學生黨員責任意識模糊,角色定位不清晰。高校學生黨員扮演著學生和共產黨員的雙重角色,既要按照高校對其提出的要求學習和發展,又要按照黨員的標準起模范作用。但學生黨員入黨時間普遍較短,沒有經過黨組織嚴格考核和黨內生活的鍛煉,導致部分大學生不能很好地協調大學生和共產黨員的雙重角色。
(3)黨組織生活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學的獎懲制度。黨支部制度建設是學生黨支部建設的重要環節和保障,各項制度的建立和落實是有效開展黨建工作的前提。一些黨組織沒有認識到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黨支部制度不夠科學和規范,一些制度的落實流于形式,應付檢查。對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開展的情況沒有及時督促和檢查,導致一些學生支部的黨組織生活不能保質保量。
(4)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的內容缺乏針對性與創新性。當前一些黨組織生活內容單一、枯燥,主題不鮮明,實用性不強,缺乏生動、創新的教育和活動,沒有激發成員的熱情和興趣。有些學生黨支部的組織生活就是讀報紙和有關文件等,既沒有對學生黨員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問題的探討,又缺乏對學生黨員關注的熱點問題的討論,總體而言,組織生活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吸引力,缺乏說服力。導致很多學生把參加黨組織生活誤認為一種例會,嚴重影響了學生黨員參與組織生活的主動性和熱情。
2.提高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的對策
(1)加強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教育,提高學生黨員修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在抓好專業教育的同時,利用空余時間開展“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大學生“三下鄉”、黨員志愿服務、社會公益勞動等活動,進一步培養廣大學生黨員服務人民的意識。時刻發現身邊優秀共產黨員典例,宣傳優秀共產黨員的事跡,開展交流會,為學生黨員樹立一個先鋒模范典例,從而推進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
(2)強化學生黨員身份認同、責任意識,發揮黨員主動性。對大學生黨員而言,其在組織關系上已經進入黨組織,成為身份意義上的“黨員”,但是其主觀意識還并沒有實現真正的身份認同。作為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學業和就業的雙重壓力,黨組織應該發揮組織大家庭優勢,多關愛大學生黨員成長路上的面臨的各種壓力,關愛家庭經濟困難和遭遇突發事件的學生黨員,使學生黨員在關鍵時刻感受到黨組織的關心與溫暖,通過情感交流等增強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3)創新黨組織生活內容,豐富組織生活形式,鼓勵學生參與黨組織生活活動,提高學生黨員參與積極|生。大學校園有很多展示自我的平臺,而且大學生的思維都活躍而開闊,所以黨組織生活應該不斷發掘能夠體現大學生黨員特色的創新活動。通過建立黨建網站、論壇等,努力拓寬黨支部組織生活形式,嘗試讓學生黨員根據自身愛好和興趣、時間等參與不同類型和形式的黨組織生活活動,提高黨組織生活的質量。
(4)完善組織生活制度,建立有效的評價制度。黨支部應該擁有一套完整、科學的管理制度和學生黨員應遵守的紀律制度,時刻督促學生黨員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黨支部還應制定評估體系和獎懲制度,從理論學習、志愿服務、誠信等方面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黨員進行表揚并對其代表事跡進行宣傳,發揚黨內的優秀行為,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對表現不合格的黨員及時進行批評和教育,剔除黨內的不良行為和表現,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