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前進
摘要:建立會員制共建共享機制,充分調動參與各方專業建設積極性;建立送教學進中職課堂、送資源給中職學生分享、送招生就業信息進中職校園;統一中高職人才培養方案,統一制訂專業建設規劃,統一建立專業學習與管理信息平臺,統一制訂學分制管理制度的“三送四統一”共享機制。充分共享專業資源,實現中高職專業的整體優化升級。
關鍵詞:焊接;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
1.前言
高職和中職的銜接,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主要內涵之一,是技能型人才類型和層次結構科學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高職、拉動中職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校”)在焊接特色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方面,大力探索,勇于創新,建立了會員制的共建共享機制,充分調動了參與各方專業建設的積極性;同時,還建立了“三送四統一”的運行模式,充分共享專業資源,實現了中高職專業的整體優化升級,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
2.建立“三送四統一”運行共享機制,實現中高職專業整體優化升級
(1)送教學進中職課堂。選派高職優秀老師到中職開展專業講座、上一周專業課參與課程教學設計,有效提高中職學校專業課老師的教學水平。
(2)送資源給中職學生分享。精心挑選專業核心課程的優秀視頻、課程項目、典型案例等優秀資源供中職學生分享,提高中職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效果。
(3)送招生就業信息進中職校園。協助中職學校進行招生宣傳、就業指導工作,發揮我院焊接技術及自動化特色專業對接長沙經開區裝備制造業職業崗位的特長,加強對中職學生就業形勢、職業生涯規劃的宣傳引導,促使中職學生提前進入職業準備階段。
(4)統一中高職人才培養方案。通過高職、中職機械制造大類專業(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專業、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機械加工技術專業、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帶頭人的綜合研究討論、參與企業的指導、專業建設委員會的審定,形成統一的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專業中高銜接人培養方案,作為指導參與方各自修訂本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的依據。
(5)統一制訂專業建設規劃。參與方中高職各校的焊接技術類專業有著各自的專業特色和優勢,在五年建設期里,專業建設規劃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統一規劃下進行,能更好地分配資源,更好地對接裝備制造業技術標準。
(6)統一建立專業學習與管理信息平臺。加強自主學習管理平臺建設,建立銜接課程的空間課程、專業課程微課程和名師課堂、專遞課堂、職業教育慕課,區院校企四方一起參與建設“機械制圖”等五門核心課程。按照“人人參與、校校建設”的模式建設以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為主線的數字資源庫。加強教務管理、學生管理、實訓實習管理和畢業生跟蹤管理,通過網絡管理平臺,提升區院校企四方科學管理水平。
(7)統一制訂學分制管理制度。建立學分制與彈性選課制,兼顧各類學習者的要求,設計中高職一體化的學分認可體系。對于中職高職統一課程與學分的轉化標準,建立統一的必修與選修課程包,擴充選修課的范圍,重視學生參與技能大賽、技術發明和創新創業獲得的成果,并轉化為相應學分。
3.完善“教師互派、定期研討、常態溝通”的共培共享機制,建設焊接特色專業教師團隊
建立中高職教師互聘互派制度。在專業建設委員的協調下,落實中高職院校之間教師、管理人員互聘互派,相互兼職運行機制。制訂每學期不少于兩次、區院校企四方參與的定期研討活動,研討主題至少包括:銜接課程內容、行業技術動態、專業技術難題解答和教學管理等,落實“定期研討”運行機制。搭建溝通平臺,把定期溝通與不定期溝通、專項溝通、管理溝通、教學溝通、領導溝通、教師溝通、學生溝通、家長溝通、區院校企四方溝通,落實“常態溝通”運行機制。
(1)組建中高職銜接專業教師大團隊。以省級焊接專業教學團隊為基礎,從中職、高職、合作企業選拔100名骨干,組建成由專業帶頭人引領的優秀教師大團隊。共同制定教學團隊工作細則、管理制度,共同落實師資培訓培養計劃。
(2)實施中高職教師“五個一”制度。每年高職院校選派優秀專業教師到試點中職,至少擔任一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和業務指導;每年中職教師至少到高職學院跟班學習一次;每位中職教師有一位高職教師一對一指導;教師團隊中的兼職教師每年至少到試點中高職學校開展一次教學指導;每學期至少合作開展一次專題聯合教研活動。
(3)落實提高教師工程實踐能力的“四個一”制度。每年教師團隊中的中高職教師到企業實踐一個月,參與一項工程項目,結對一位企業技術骨干,引入一項真實的課程項目,實現雙師素質90%以上。
(4)完善中高職教師系統培養、分層培養的培訓體系。針對中職教師液壓技術、PLC技術的薄弱和高職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不足的情況,我院每年組織開展校本培訓,確保每名教師每年參加校本培訓30課時以上;通過企業頂崗實踐、國內外培訓進修等方式健全“合格教師一骨干教師一專業帶頭人一教學名師”的教師職業生涯發展通道,每年選送教師參加國內培訓30人次,國外培訓10人次,逐步達到人均每年3天次的外出培訓目標。
4.根據崗位群需要設置實訓項目,配置實訓基地設施,形成設備先進、功能完備、工位充足校內外實訓基地
基于省級焊接技術生產性實訓基地,進一步完善校內外專項實訓基地建設,中高職學校要按照技能掌握等級序列和復雜程度要求,配置減速器拆裝、測繪、加工制造,智能制造、機器人、自動生產線安裝調試,數控加工設備、機器人操控設備、智能制造設備操作運用與維護維修等實習實訓設施。
重點整合“焊條電弧焊技術應用”等五門銜接課程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場地,進行設備添置與改造,確保五門核心銜接課程每一個教學項目、每一個教學任務都有技術先進、真實的教學載體。
按“識崗、仿崗、跟崗、頂崗”的實訓體系要求,在校外新建實習實訓基地,使基地總數達到45家以上,滿足各層次教師培訓和學生實習實訓的需要。
5.共同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充分利用中高職院校技術優勢和人才資源優勢,每年為湖南省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域內的中小企業提供自動生產線系統升級改造、智能制造系統設計改造等技術服務兩項以上,橫向到賬經費30萬元以上。
以專業帶頭人為核心,成立一個由中高職學校專業教師組成的服務團隊,通過企業核心技術人員引領,積極投入湖南省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株潭試驗區智能制造、互聯網+等產學研活動,為本地區工業4.0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啟動作出貢獻,引領產業的進步和發展。
6.結束語
中高職教育銜接是我國職業教育體系朝向終身教育體系的完善與發展,而課程銜接是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的重點,如何根據中高職教育的特點制定與之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未來中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形成良性循環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