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新媒體的出現,人們獲取信息資訊的途徑越來越多,傳統的圖書出版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當下,圖書出版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順應時代的發展,在新媒體的環境下,不斷尋找轉型的路徑。其中,加強與影視行業的互動和融合是傳統出版行業走出出版困境的一個重要路徑。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圖書出版業;影視行業;互動
【作者單位】駱媛,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新媒體的出現,人們獲取資訊的途徑越來越多,傳統的圖書出版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當下,圖書出版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順應時代的發展,在新媒體的環境下,不斷尋找轉型的路徑。其中,加強與影視行業的互動和融合是傳統出版行業走出出版困境的一個重要路徑。
一、中國圖書出版業的發展狀態
1.中國圖書出版業經歷的時代變遷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圖書出版行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2012年,全國出版圖書41.40萬種,與2011年相比增長了12.04%,到了2013年底,全國共有出版社為582家,新增圖書2.4萬種。
然而進入新的時期,隨著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新技術、新媒體的發展對傳統的紙質圖書出版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據數據統計,2014年底,我國網民人數達到了6.32億人,隨著4G業務的開展,我國手機持有量以及手機閱讀人數都在快速增加。手機閱讀的快速增長給傳統出版帶來了一定的影響。2013年,全國582家圖書出版單位銷售總額開始大幅度下滑,其中超過95家的圖書出版單位出現了嚴重虧損。2012年下半年,我國手機閱讀人數大大超過紙質閱讀,所占比例為38%,并且遠遠高于紙質媒介閱讀人數的27.3%。
2.中國圖書出版業面臨的前景
我國圖書出版行業在新媒體環境下,必須主動尋求融合,在融合中找到自己的特點。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在手機上或者是電腦上獲得知識變得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大多是免費的。而傳統圖書行業由于紙張的成本、印刷的成本以及作者的稿酬等因素,讀者想看一本書,不僅需要花時間成本,還要花一定的費用。這些因素都對傳統出版行業帶來了挑戰。傳統圖書出版行業要想擺脫這樣的困境,必須要從自身出發,尋求改變,不斷調整自身來適應當下的經濟發展形勢。
二、媒體融合和消費文化背景下圖書出版業面臨的問題
1.影視等大眾媒體對傳統圖書出版行業的影響
當下影視行業對傳統圖書出版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比如,我國的四大名著,它們在我國圖書中有著很高的地位,人們對它們的喜愛程度非常高。在過去,人們只能通過閱讀書籍來了解其中的故事情節,現在的影視技術不僅能夠再現書中的內容,還能結合高科技的特效和音響設備將書中的畫面生動地展現在觀眾的面前。特別是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下,人們需要花更短的時間來得到更多的訊息,影視成為很多人獲取知識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
2.電子書的沖擊
不可忽視的是,電子書對紙質圖書的沖擊是非常大的。我國電子書市場呈現出井噴的態勢,到了2015年初,電子書的收入已經達到了38.57億元。同時,互聯網的快速普及使得在手機上看電子書的人群正向中老年人邁進。據統計,18歲到31歲的人群占據了電子圖書閱讀人群的二分之一,而18歲以下進行電子圖書閱讀的青少年所占的比例也非常高。這些都對傳統圖書出版行業造成擠壓態勢。
3.出版社不再獨占內容優勢
在過去,一個作者要想出版自己的作品,基本上都要通過出版社來完成,但是現在在新媒體環境下,一些作者不需要通過出版社就可以發表自己的作品,他們甚至不需要獲得所謂的稿費,來維持他們的生活。一些作家把自己的作品直接發到網上去,通過網民的點擊率,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稿酬,而且作品發表的門檻低,也更加方便和快捷。這種情況下,出版社不再享有獨占內容的優勢,一定程度上,出版社開始被邊緣化。
4.文學圖書品味下降
文學圖書品味下降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讀者的問題,一個是作者的問題。最開始,人們的書本閱讀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對純文學的喜愛,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純文學不再那么依戀,而是轉向娛樂性比較強的書籍。一些網絡寫手正是抓住了當下人們內心的需求,在網上書寫的過程中力求內容的刺激和虛幻,以此來滿足人們的內心需求,這也逐漸影響到傳統文學出版作品的品位和走向。在這兩方面的共同影響下,文學圖書的品位在大幅度地下降,對傳統圖書出版行業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三、新媒體時代圖書出版業和影視行業的互動
1.立足內容優勢,加強與影視行業的合作
影視作品離不開優秀的內容資源,而這些資源目前仍大部分掌握在傳統的出版機構手中,所以,圖書出版業應該利用這些內容優勢,主動和影視行業合作。這些年,很多成功的影視作品都是取材或者改編自文學作品,可以說,好的題材是影視劇成功的一半。所以,圖書出版業在進入新媒介時代后,要靈活地應用自身的優勢,進行跨平臺運作。同時,圖書出版業要利用自身的出版內容資源優勢積極和影視行業合作,主動向影視公司提供優秀的文學作品以供影視改編,還可以把優秀的影視原創劇本結集出版,推動相關實體圖書出版,通過不斷的互利合作來挖掘自身的價值。
2.精心打造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
企業要想在當今社會處于不敗之地,特別是在市場經濟中處于有利地位,就必須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從這些年出版業和影視業的合作中可以看出,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出版社加強和影視業的合作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如這幾年大熱的《雍正王朝》《甄嬛傳》等,都是直接把文學作品改編成電視劇本,由于作品本身情節豐富、框架完整,因而改編出的電視劇也是備受好評,給圖書出版企業和影視公司帶來了雙贏的效益。而這種和影視業合作的形式也被更多的出版企業所重視。基于這種情況,出版企業要結合自身的特點,以自己的特長和實力為立足的根本,選擇有特色的作品將其改編成優秀的電視題材。出版企業要積極地跟隨時代的步伐,不斷改進,找到適合大眾的優秀題材,深度挖掘作品的特色,真正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特點,讓自己在行業上處于優勢地位,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品牌,最終提高市場競爭力。
3.采用多種模式,開展多元化合作
在新媒體時代,出版業和影視業的互動合作其實是一個互利共贏的過程。出版業為影視行業提供優秀的題材和劇本來源,而影視行業通過放映相應的影視作品又可以促進出版行業的再次出版。所以,出版業要采取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比如,在過去,圖書出版業只是向影視行業出售書本的改編權,這樣的合作顯得太過單一,而且出版企業獲得的經濟效益也是非常小的。出版企業現在完全可以以投資人的身份介入影視領域,參加影視的制作過程或者給影視制作做相應的指導顧問。一些出版企業在這方面做得非常突出,如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就自己成立了鳳凰傳奇影業有限公司,拍出了比較優秀的作品,像前段時間非常火的《裸婚時代》《新白發魔女》等都是非常成功的典范。出版企業這樣做的好處,是極大地縮短了制作流程,讓圖書出版與影視制作直接接觸,互通需求和有無。出版企業不必再為尋找合作的影視公司而頭疼,影視公司也不必大海撈針地去找好故事、好小說。這對雙方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利的。
4.注重衍生品開發,開發衍生產業鏈
圖書出版說到底就是一個文化傳播的過程,在傳播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衍生品產出。出版企業要抓住商機加大對衍生品的開發力度,并且積極地延伸自己與影視合作的產業鏈。在這一點上,日本動漫行業的產業鏈開發就非常值得借鑒。日本動漫行業的產業鏈開發從動漫圖書連載到動畫片或動漫電影,再到種類繁多的動漫周邊產品,甚至還有動漫主題音樂會、主題Cosplay展等。這其中的衍生產品附加值非常高,并且能再度刺激圖書的創作和出版。在新媒體的環境下,出版企業要利用網絡做好自我宣傳工作,做好延伸產業鏈的前期準備工作。圖書出版業在與影視業合作中一定要打破常規,不僅僅是出版圖書,而是要全方位、立體地開發在影視中出現的衍生產品。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熱播后,其圖書銷售量也得到大幅提升,與此同時,出版企業對電影中的人物和場景開發出了文具、玩具影像制品和相應的電子產品。這樣一個衍生物產業鏈使得相關出版企業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利益。
[1]韓玉紅. 論新媒體時代我國圖書出版業的發展策略[D]. 鄭州大學,2011.
[2]陳吉. 新媒體時代圖書出版業與影視互動新趨向[J].中國出版,2012(24).
[3]呂進. 媒介融合和消費文化前景下的圖書出版業研究[D]. 陜西師范大學,2010.
[4]高桂芳. 新媒體時代傳統書業的應對策略[J]. 出版廣角,201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