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磊 晏海霞
【摘要】文章概述了工程管理專業的性質及該專業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下的力學學習方面的一些特點,筆者提出了三點改革措施及建議,同時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運用發現效果良好。
【關鍵詞】工程管理專業 力學教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203-01
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直接面向市場和生產第一線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注重人才的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專業應系統地研究課程的教學模式,整合、優化課程內容,設計新的專業知識結構,構建新的課程體系,以適應社會現代化生產對人才的需求。工程管理專業是新興的工程技術與管理交叉復合性學科。有不少人認為工程管理就是一種單純的管理學科,這是不正確的,工程管理需要學習的不僅僅是一種管理的思想,還要求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和數學知識。
一、教師在力學教學方面中面臨的實際問題
1.生源基礎較弱
應用型本科院校多是二本、三本院校,因此錄取的學生多數的高中課程基礎也比較薄弱,總體來看較之于一本和重點大學院校的學生,他們的課后自主學習分為還不夠濃厚,學習習慣不夠好,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后面的學習效果。由于專業的特殊性,在很多院校中工程管理專業是文理科生源同時招收的,高中學科的差異造成了后面在教學中會必然出現的特殊問題,一些相關的基礎概念其實在高中物理課上已經有較為詳細的闡述,理科學生比文科學生更快和更準確的理解并掌握這些基礎知識點。
2.后續專業課程的復雜性
這個專業由于工作實踐需要,在校期間要學習工程技術和管理方面這兩大類跨度較大的專業課程,但這些課程并不是完全獨立的反而中間還有相互的聯系。除了要學習理工方面的課程高等數學,力學外還要學習房屋建筑學、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造價等專業課程。如果在前期沒有較好的掌握力學的一些重要的基礎概念和簡單常見結構受力時的特點和計算就無法更好的理解和學習房屋建筑學及土木工程施工等課程,從而進一步對其他課程的學習也會造成障礙。
3.力學課程的特殊性
力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且要輔助必要的實驗教學的專業基礎課程,是絕大多數理工類專業學生都要必修的一門課程。力學課程體系很廣,分類眾多,根據不同的專業選擇相關的力學課程來學習。力學課程的學習通常是要求學生有較好的高等數學及物理基礎之后才展開,這種情況也對學習這門課程的同學制造了不少難度。
二、力學教學革新措施及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作為在院校一線的力學教師總結出一些革新措施及建議,以供讀者商榷。具體如下:
1.整合課程學時
跟工程建筑類相關的專業要學習的力學一般包括: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這三大基礎類力學,針對工程管理類專業學生來說,一般對他們的要求是分兩個學期學習兩門工程力學,其實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完全根據其專業特點選擇一本綜合了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和結構力學的建筑力學教材放在一個學期全部學完。在講授時,任課老師可以根據專業特點對教材進行簡化,如理論力學可偏重平面平衡力系講授,多以求解支座反力為例題進行練習;材料力學可偏重于靜定力系單根桿結構的內力、應力及強度校核的相關計算,而有關應力狀態的部分則可適當刪減;結構力學則可重點講解結構的幾何組成規則及簡單結構的內力計算。
2.以基礎概念為主,結合實際應用
該專業的學生在日后的工作實踐中許多人不會負責到到結構設計之類的工作因此力學的學習更應該是對一些關鍵基礎知識點的理解,以方便后續課程的學習。同時,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普遍認為力學理論性較強,理解較困難。這就要求老師必須多多收集實例,把現實生活中的力學帶進課堂,同時也鼓勵學生主動地思考,發現身邊的力學問題。例如可以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樹木,自身的圓形截面可以抵抗各個方向風力引起的彎曲內力和變形,樹身上細下粗,這使得各截面彎矩自下而上越來越小,形成等強度懸臂梁。這樣的講解是學生了解力學在現實中的應用,了解其重要性,提高學習力學的興趣。
3.改善教學氛圍增強學習動力
由于力學本身的具有一定難度,尤其對底子薄弱和文科學生來說更容易使他們喪失學習興趣,跟不上學習進度,進而影響后面課程的學習。這就要求任課老師首先要在課堂上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同學,耐心地解答課堂上同學的問題,可以課前準備一些工程實踐中的跟力學相關的佚事,在課時允許的前提下甚至可以播放一些相關影視資料,在課堂上講述放映以活躍氣氛。增加師生互動,鼓勵學生起來回答問題,答對問題的同學可以增加平時分數,以這種形式來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陳小虎,楊祥.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的14個基本問題.中國大學教學,2013(1):17-22.
[2]晏海霞,姜磊.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材料實驗教學改革探討.課程教育研究,2015(22):251.
[3]邵新妍,梁冬玲,王敏.工程管理專業工程力學教改探析.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2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