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
在體育活動課堂中會出現許多規則,這主要與體育行為的各種規范相聯系。小學生正處于思想意識與身體素質不斷發展的階段,此時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可以為他們的后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也是體育課有效開展的重要保障。
一、在嘗試中感悟規則的重要性
要想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就必須讓他們親身體驗規則,了解規則的重要性。例如:在教學“障礙跑”時,我設計了障礙接力賽的活動,活動之前,我只向學生簡要講解了活動的方法,未涉及規則的范圍,然后讓學生分組進行比賽。小學生天生喜歡爭強好勝,比賽伊始,大家為了爭奪第一,你追我趕,毫不相讓。為了追求速度的領先,犯規的現象比比皆是:有的跨障礙物變成繞行障礙物;有的跳桿變成鉆桿;有的搶道;有的拉扯……現場一片混亂,大家的怨聲、叫聲混成一片,我終止了比賽,讓大家思考這次活動失敗的原因,然后再進行活動。
大家分組討論得很熱烈,學生的發言也積極,有的說有人阻擋我們隊員;有的說有人繞行障礙物;有的說有人犯規。從大家的發言中,已經感覺到他們對于規則意識淺顯理解,意識到規則在活動中的重要性。最后通過我的講解,學生真正了解規則對于活動有著約束的功能,活動只有在規則的約束下才能公平的開展。
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思維能力還處于不斷完善的階段,一下子給他們灌輸理論的東西會戳傷他們的積極性,本節課通過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嘗試、一起探討,讓他們親身感悟規則的意義與作用,為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埋下伏筆。
二、在設計中保持規則的新鮮度
小學生的注意力時間是有限的,對于一項活動的喜愛程度也是有限的,如果長期地設計同一種活動,必然導致學生積極性的下滑,產生厭倦感。如何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如何彌補規則的漏洞,保持規則的新鮮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就要能深入研究教材,將教材中的活動目標分散到各種活動中去,通過活動趣味性的改編,不斷保持學生對規則的新鮮度,從而激發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
例如:在教學“合作跑”活動時,我將合作的要領與規則改編成學生喜愛的兒歌形式,讓他們跟著兒歌的旋律,在玩中唱,在唱中玩。“兩人夾住小皮球,齊心協力不放松,步調一致往前跑,一二一二爭第一”,淺顯易懂的兒歌將合作跑的要領與規則真實的反映,學生邊唱邊做,大大激發了他們的參與熱情,規則在潛移默化中對他們產生影響,他們也自覺遵守規則。
我們還可以通過改編游戲的方式來保持規則的新鮮度,在教學“合作跑”的內容時,我采用大漁網游戲作為準備活動的切入口,讓學生初步體驗合作的重要性,然后從最初的兩人合作跑逐步過渡到多人合作跑,學生在跑動中調整方案,改進技術。最后為了增加比賽的難度,我讓學生嘗試兩人綁腿的合作跑并逐步過渡到多人,讓學生在不斷地挑戰中增強積極性。
這種游戲的創編保持活動的訓練目標不變,通過外在形式的改變,目的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他們的好奇心,從而促進興趣點的產生,引導他們掌握活動的方法與規則。因為有了新形式的出現,學生的興趣又得到重燃,為了能從新活動中體會幸福感,他們會積極適應與遵守活動的規則。
三、在參與中順應規則的認同感
《新課標》主張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探究、合作活動中學習鍛煉,在自主學習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探究學習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合作學習中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因此,只有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適當放手,讓他們自主地在活動中制定規則,此時的規則是大眾所想,必能得到學生的認同,必能激發他們內心對規則的接受與遵守。
例如:在投擲沙包教學中,我在講解基本練習之后,便安排了形式多樣的投擲比賽活動。如比比誰投得遠;接力投;對面投……一系列活動結束后,我調整方案,聰明的學生用猜拳的方法來決定誰做投手,著重訓練準確性,讓學生投向設定高度的圈,距離不同,得分不同,然后我引導他們交換角色。其他的小組還想出了移動投靶的活動,最后以個人為單位,選出優勝者。
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生活經驗的積累,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投擲活動,并且每個活動各小組之間都達成認同的規則,從而確保活動有序開展,學生既得到肢體的鍛煉又得到精神的滿足。由于活動的規則是學生自己制定的,真正體現了他們是活動的主人,有效提高活動規則的執行力度。
規則意識的培養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日積月累。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需要教師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生,設計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制訂切實可行的規則,確保學生抱有興趣且持之以恒培養良好的規則意識。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大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