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祺 李聯凱 劉蘭濤 周成武
摘 要: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在營造校園良好風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塑造學生健康心理等方面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文章結合對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內涵的認識,以及體育文化在高校校園建設中的作用的分析,指出了目前高校體育文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從路徑構建、制度完善、管理創新等方面提出了建議和舉措。
關鍵詞:高校體育文化;管理機制;發展策略
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體育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體育活動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塑造積極樂觀心態、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和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著重要作用和重大意義。因此,對于我國高校體育文化的管理機制進行研究,積極探索相應的發展策略十分必要。
一、當前高校體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之下,身心的健康發展成為檢驗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見高校的體育文化建設不可忽視。近年來,我國高校的體育管理模式不斷改革創新,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需盡快加以解決和完善,為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
1.高校體育文化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切實有效的制度是行為實施的保障。校園的體育制度對校園體育活動的開展、體育氛圍的形成等具有重要的影響,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加大校園體育文化制度的建設,為體育文化的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持。
校園體育活動由于涉及的人數多、范圍廣、類型種類多樣,對于學校的宏觀調控、組織分工等方面都有著具體的要求。因而,建立健全高校體育文化管理制度,有利于增強高校體育文化主體的制度意識,對學生、教師的行為進行規范,保證校園體育活動的順利進行。
盡管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都有一些關于體育教學管理方面的制度,但大多是以教學控制為目的,在“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體育文化氛圍建設上還有所欠缺。
2.評價體系有待完善
(1)體育教學課程評價體系。從目前來看,我國眾多高校對于體育教師教學的管理還停留在比較表面的階段,評價管理的方式和途徑也還集中在對于教學計劃、教案的檢查以及聽課、查課等方面,評教評學也流于表面,學生反饋的信息也并未得到及時有效的回應,評教的實質作用甚小。教學評價體系的不完善也使得部分教師在課程設計、教學備案方面花的精力不夠,教學內容難以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求。
(2) 高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我國高校將體育素質水平納入到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考核之中。但就目前的體育管理模式來看,形式還十分單一,僅僅都是對學生所學的課程進行管理和考核,例如,在體育舞蹈課程中,教師主要看重的是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動作熟練程度、節奏感等,在課程的管理中也主要進行這幾個方面的訓練,對學生的體育精神的培養和思想素質的提升重視不夠。
(3)體育文化建設經費不足。近些年來,由于高等學校擴招,大學生人數劇烈增加,這也使得高校對體育運動器材、運動場地的需求不斷加大,設備的維修和更新也需要不少資金。然而由于部分高校對于體育文化建設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夠,經費的緊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體育活動的開展受到了制約,高校體育管理和文化建設工作的積極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二、當前我國高校體育管理模式的發展策略研究
1.改進并完善高校體育管理制度
要促進高校體育文化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只有順應時代的變化發展,不斷改革完善制度,才能確保高校體育管理的有效運行,從而促進高校體育文化發展。
(1)完善高校的體育課程管理制度。建設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最基本的方法可以從教學上入手。體育課堂教學是目前高校學生學習體育鍛煉方法、體育理論知識的基本途徑,發展高校體育文化應當充分利用教學課堂這一載體,從教學組織、課堂紀律、教學內容等方面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制度,并在制度的管理下增強體育教學的專業性、系統性,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文化活動的熱情。
(2) 完善體育課外運動激勵機制。每周僅有的體育課程時間對于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和發展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加之體育課堂在時間、場地等方面的限制,既無法適應體育運動的靈活自由性,也無法滿足學生的運動熱情和體育鍛煉需要。因此,體育文化氛圍的形成還依賴于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高校可以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及優勢特點,組織符合學生體質狀況和興趣愛好的體育文化活動,并通過提供設施場地、實行激勵措施等途徑在制度上予以保障。
(3)加強對體育類社團的制度管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校大學生接觸到的體育運動形式越來越多,各類型的體育類社團不斷涌現,這類社團也成了推動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平臺。
社團數量的增加、形式的多樣化和規模的擴大化就必然需要一套全面細致的制度來予以管理,可以將學生的體育學業考核、課外學分認定與體育社團掛鉤,同時在制度中明確指導老師的職責以及社團成員紀律要求等,從制度層面上為體育社團的正常運轉保駕護航。
2.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如前文所述,目前許多高校在教育理念、制度管理和經費投入等方面存在欠缺,加上部分體育教師自身對于體育教學的認識和重視不夠,導致體育課堂在教學內容上空洞單一,組織管理上略為松散。因此,要完善高校體育文化的管理,還需要從提升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上下功夫,定期對體育教師進行素質培訓和綜合考察。同時在評教評學方面予以制度上的保障,對于評教結果的反饋也要確保及時有效,防止評教流于表面。
3.豐富學生課外活動,完善對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管理模式
從目前來看,我國許多高校在體育管理方面的內容還比較單一,都是以課堂管理為主,盡管隨著時代的發展要求,很多高校越來越注意到綜合素質考量的重要性,也有了一些新的嘗試和舉措,但是在體育管理和綜合素質管理模式上還是缺乏制度性、系統性。因此,高校應當將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統籌管理,在做好課堂教學的同時,組織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從課堂內走到課堂外,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提升了學生的綜合拓展素質。在組織過程中注重管理的整體性、系統性,使課外活動的進行更為合理有序。
三、結語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綜合人才一直都是素質教育和高校人才培養的題中之意,高校體育文化也一直是校園文化當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的體育文化管理制度不僅要滿足學生個人的身心健康需要,也要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發展。因此高校的體育管理無論是從管理理念、配套設施還是制度建設等方面都應當不斷與時俱進,使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管理更趨制度化、科學化。
參考文獻:
[1]秦 勇.力效和諧:高校體育文化與大學生心理健康[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123—125.
[2]郭鵬飛.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中的管理對策研究[J].管理觀察,2014(35).
(作者單位:劉 祺 中南大學法學院;李聯凱 中南大學文學院;劉蘭濤 周成武 中南大學體育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