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樂
【摘要】英語學習習慣由預習習慣、聽講習慣、發言習慣、作業習慣、復習習慣與查漏補缺的習慣等幾部分組成。本文就英語學習的特點,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具體談一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
【關鍵詞】英語學習 聽說讀寫 習慣養成
小學三年級學生開始學習英語,如何讓學生學好英語,提高他們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呢?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應在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上下功夫,一開始可能會有些繁瑣,可學生一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今后的學習中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的教學活動也會變得很輕松。
英語學習習慣由預習習慣、聽講習慣、發言習慣、作業習慣、復習習慣與查漏補缺的習慣等幾部分組成。下面我就英語學習的特點,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具體談一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
一、良好的聽的習慣
課前:要求學生認真傾聽即將要新授的內容,時間大約在20分鐘左右。先要仔細地聽,然后再跟著錄音模仿語音、語調讀,隨著熟練程度的增加,可以適當地加快語速。記?。涸诼牭耐瑫r還要記下自己有疑問的地方,當教師課上講授到此處時,就會加倍用心地去學習。
課中:要求學生第一遍聽錄音時不要看書,因為已經預習過,只要把大意聽懂就行;第二遍聽時要打開書,用手指指著課本,非常仔細地聽,要注意錄音中的語音、語調、停頓等等,什么時候用升調,什么時候用降調,什么時候停頓,都要標注在書上(上學期我聽了一節史教師上的示范課,再加上李蓉主任的點評,使我獲益匪淺)。最后一遍聽時,要邊聽邊試著在心中復述課文,試著和錄音播放的內容同步。
課后:要求學生在完成書面作業后把今天所教的內容聽一遍,此時是在明白了課文意思的基礎上聽,因此應該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去聽,揣摩每一個發音的特點。聽完后自己再讀讀課文,比較自己和錄音的差別,然后再反復聽、讀,不斷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
二、良好的說的習慣
課前:要求學生模仿錄音的內容,多說、多練。此時學生不要過多地自我發揮,而要以模仿錄音為主。
課中:回答問題時,要求學生大聲地說,要讓每一位同學都聽清楚你所說的內容;在小組活動時要控制自己的音量,只要讓和你一起活動的同學聽清楚就行;在自由操練時,要輕聲地說,只讓自己聽到自己的聲音;在表演節目時,要勇敢地說,夸張地說,聲情并茂地說。教師要持之以恒的對學生進行訓練,讓他們養成在不同場合用不同方式來說的習慣。
課后:要為學生創造盡可能多的說英語的機會,下課時多和學生用英語交流,學生凡是來到英語辦公室,都要盡可能地用英語進行對話??稍趯W校組織英語興趣小組,讓學生定期交流學習英語的心得和疑惑。
三、良好的讀的習慣
課前:要求學生正確跟讀所聽的內容,尤其要注意語音、語調,而且一定要大聲朗讀。對于單詞,要正確拼讀;對于課文,要分句朗讀,并配上能幫助記憶或理解的手勢及動作。
課中:要學會有思考地默讀;在教師或同學的帶領下大聲地朗讀;分角色有感情地表演讀;跟著節奏用不同的速度讀;要盡量打開嘴型,夸張地讀;邊讀邊用手指書空來幫助記憶……總之,既要會用各種方法讀,還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課后:學生要熟讀課文的內容,在第二天的反饋時,讀的最好的同學可以作為當日“領讀之星”,帶領全班同學一起讀,學生自然就會將其作為榜樣。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他們補充一定的課外閱讀,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和知識量。
四、良好的寫的習慣
課前:學生事先要做好一切準備工作,例如紙和筆等,一切良好的習慣都將從這里開始。教師要提出書寫要求,例如:字跡工整美觀,正確率高和修改處盡可能少等。
課中:對于書寫較好的學生,教師應將其作業本展示給其他同學看,并適時點評:好在哪里、還有何不足,還可讓其他同學參與點評。對于書寫很馬虎的同學,可讓其返工,學生只有不斷改正錯誤,才能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
課后:教師可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如:組織全年級的優秀英語作業本展覽;讓學生觀看英文書寫作品的圖片或視頻;可在布置班級文化時貼上學生的英文書寫作品;定期進行英語小報的創作比賽;每周評選一次本班的“書寫之星”……總之,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來激發學生規范書寫的熱情。
需要記住的是,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不會自然生成,而是經過有意識培養才形成的。所以,教師必須十分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注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以先從容易的一點、兩點處著手,再慢慢推及到其他。教師既要嚴格要求,又要耐心熱情,如果操之過急,則欲速而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