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曉英
【摘要】語言焦慮是妨礙英語學習的主要因素,也是英語教學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課題。英語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語言焦慮加以重視,了解學生產生語言焦慮的原因,探索出相應的策略,幫助學生克服焦慮情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焦慮 ?語言焦慮 ?英語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1-0106-01
1.引言
焦慮情緒是影響英語學習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處理不好這個問題,很可能會出現事倍功半的結果。因此,要想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有效地學習英語,教師首先要搞清與焦慮相關的一些問題以及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焦慮產生的原因,然后,研究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和解決方法,減輕、消除學生的焦慮情緒,以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
2.語言焦慮
焦慮(anxiety)就是指個體由于不能達到目標或不能克服障礙的威脅,致使自尊心與自信心受挫,形成一種緊張不安,帶有恐懼的情緒狀態。語言學習中的焦慮主要指學習者需要用外語或第二語言進行表達時產生的緊張、恐懼或不安心理,是影響語言學習的重要情感因素。
心理學家根據對語言學習的作用,把焦慮分成兩大類:促進型焦慮和妨礙型焦慮。促進型焦慮(facilitating anxiety)能激發學生克服困難,挑戰新的學習任務,努力克服焦慮感覺,而妨礙型焦慮(debilitating anxiety)是導致學生用逃避學習任務的方式來回避焦慮的根源。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焦慮更是有害無益。學生會因為焦慮而產生緊張和害怕心理,因此造成較差的課堂表現,而較差的課堂表現又會在學生的心理產生一系列不良的連鎖反應。
3.語言焦慮產生的原因
焦慮產生的原因很多。對課堂環境下的學生而言,常見的三個焦慮原因是:交際畏懼、負評價恐懼、害怕考試。
(1)交際畏懼(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個人對于與他人的真實或者預期交際產生恐懼或者焦慮的心理。典型交際恐懼的行為模式是交際回避或者退縮。在英語教學的課堂里,由于中學的英語教學忽視了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這種學生的“啞巴式”英語與大學的交際式英語相去甚遠,致使學生的英語交際恐懼癥比較高。
(2)負評價恐懼(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對他人的評價有畏懼感,進而產生沮喪心理以及擔心他人對自己做出負評價的預期心理。較低的期望會使個體在人際關系或者完成任務過程中挫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在活動開始前就產生明顯的焦慮
(3)害怕考試 (test anxiety),學生擔心考試考不好而出現焦慮。考試焦慮的起因是學生在過去的考試中經歷了太多的失敗,導致自信心受挫,以至于在考試之前后情緒波動很大。在平時的學習中,由于老是被考試結果所困擾,從而感到焦慮,導致學習效率不高。
4.減輕和消除學生焦慮情緒的策略
語言焦慮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不利因素。語言焦慮阻礙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和英語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師應該從學生焦慮產生的原因入手,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探索避免、減輕、消除學生語言焦慮的方法和策略。
4.1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
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間、學生間多邊合作的活動過程。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氣氛,既可增進師生間的相互尊重和理解,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又可減輕學生的學習焦慮,對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關鍵要構建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課堂上教師更要放下“唯師是從”的架子,允許學生對老師的觀點提出不同的見解,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思考,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
4.2教師要注重課堂提問的藝術性,用耐心和熱情幫助學生克服焦慮
課堂提問是教學環節組成部分和知識鞏固的重要手段,但也往往是引起學生焦慮情緒的重要因素。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妥善地對待學生的錯誤,對學生所犯的語言錯誤,只要不影響正常交際的順利進行,教師應采取寬容的態度,這樣有利于減輕學生運用目的語時怕犯錯誤的心理壓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4.3 發揮評價的激勵機制
英語學習的評價應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為出發點。英語教師要意識到英語教學評價的目的是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首先要讓學生參與到評價中來。其次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多樣而靈活,要多從正面鼓勵和激勵學生。可以多采用形成性評價,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做出評價,并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或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評價方式。
4.4 讓中差生經常獲得成功的機會
中差生比優生更渴望成功。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保護中差生的這種內在欲望。在備課時教師要把握課題的難易度,讓中差生能看得懂,用得著,每次都能學有所得。批改作業時注意寫上一些鼓勵的話,同時控制測驗及期末考試試題的難度。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不吝嗇表揚。引導學生與他自己以前的成績相比,看到他們的點滴進步并鼓勵他們縮短與集體的差距,表揚時甚至可以略帶夸張,久而久之有利克服差生的“失敗”思維定勢。
5.結束語
焦慮心理是語言學習中,尤其是課堂學習活動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教師的作用不是決定學生應當學什么,而是找到對掌握英語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充分考慮如何調動學生的內在興趣,創造適宜的心理氣氛和教學環境,幫助學生擺脫心理束縛,減輕和消除學生的語言焦慮,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習效率,進而實現整體優化英語教學質量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Arnold, 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2]康琴莉.語言焦慮與外語學習[J]. 寧夏大學學報,2005, (1):83-84.
[3]劉昕. 第二語言習得中的情感因素與外語教學[J].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 (1):23-25.
[4]劉航,張曉君.大學非英語專業學習者英語聽力焦慮因素的實證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 (3):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