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對民眾精神文明建設越來越重視。對于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思想政治觀念對于其人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而大學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理想,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滿足現代大學生的精神需求。為此,本文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的角度,結合新媒體環境的現狀,探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對策,旨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領學生思想政治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徑,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接受程度較差,其主要原因是偏離了學生群體的思維方向。作為“90后”的大學生,受到了新媒體的較大影響,同時新媒體本身也帶來了多元文化沖擊,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新媒體也為思想政治教育開辟了新的發展方向,思想政治工作者可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影響力,打開學生的視野,因而高校應充分利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工作。
一、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重要啟示
1.新媒體對學生群體的影響力
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信息可以通過傳統媒體送至大學生群體,也可以通過新媒體快速地傳達給大學生,而新媒體快捷、便利及可移動的特點更受學生群體的青睞。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其信息傳遞媒介相對單一,新媒體的多樣性和學生影響力,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可借助新媒體擴大思想政治信息的影響力。
2.教育信息傳播渠道多樣性
新媒體給了現代大學生一個多元化的視角,學生擁有信息的選擇權,從而增加了獲取信息的主動性。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多元化的信息傳播渠道,也將提升學生對信息的接受程度。同時,新媒體添加了信息溝通交流的功能,不僅可以傳遞信息,還可以了解學生的需求。
3.信息溝通與反饋實時化
新媒體下,QQ、MSN、微信等媒介,都具有實時更新、溝通與反饋信息的能力,媒體與用戶之間的溝通是非常流暢的,并不落后于現實情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往往是滯后的,并不能得到及時的更新,而新媒體的實時性特征,恰好解決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滯后的問題。
二、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對策
1.重視新媒體環境,加強與新媒體企業合作
新媒體是基于互聯網發展起來的新產物,是人類社會的科技結晶,其在信息傳遞方面的優越性是不可比擬的。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充分利用這一新載體。作為高等院校,要重視新媒體的作用,利用新媒體彌補傳統媒介的不足,實現優勢互補,利用新媒體營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圍。為更好地提升新媒體傳播的效率,學校還要與新媒體企業進行深入的合作,創辦一些實時性與互動性的交流平臺,如思想政治教育“手機互動”等,實時向大學生傳遞正確的思想政治精神。
2.創新思想政治信息傳播途徑,增加思想信息熱點話題
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完全依賴自身說教式的教育,應靈活運用新媒體的優勢,促進思想政治信息傳播途徑創新。
在完成傳播途徑創新后,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加強對思想政治信息的處理,這樣才能真正吸引學生的關注。思想政治工作者可結合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選擇時下熱點話題,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或者展開專題討論,學生可以利用手機跟進討論,在熱烈的討論中,學生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意義。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成功探索新的教育手法,不僅可以利用新媒體引導典型思想,還可以通過視頻、圖片、文字等信息進行互動式交流,通過新媒體將正確的價值觀滲透進學生的大腦中。
3.利用新媒體拉近距離,增加雙方互動的私密性
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受教育者與思想政治工作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而新媒體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借助微信、QQ等客戶端直接與學生進行交流,這種交流私密性較好,學生感覺較為親切,學生可以放松地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請教或詢問,可以說,新媒體給予教育雙方平等交流的空間。
綜上所述,新媒體對于大學生的影響是十分深刻的,為此,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在信息傳播上的優越性,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同時,也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輿論導向性,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溝通交流中,逐漸建立正確的德育觀念,使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參考文獻:
[1]張志娟.淺論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11):19—20.
[2]韓樹海.對加強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142—144.
(作者單位:中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