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柳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的講話中指出:“我國互聯網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顯著發展成就,網絡走入千家萬戶,網民數量世界第一,我國已成為網絡大國。”另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于2014年7月發布的第34次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32億,其中手機網民達5.27億。差不多兩個人中就有一人是網民,互聯網已經進入高速普及期。許多學校都在努力普及電腦,建立了網絡教室,鼓勵學生在信息時代占據有利地位。而另一方面,卻又出現許多學生上網癡迷,接受不良信息,導致一系列問題發生。特別是學困生,自控能力差,學習態度比較散漫,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更容易沉迷于網絡,甚至出現在課堂上玩手機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應該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正確指導學困生正確、科學、文明地使用網絡。
1.學困生使用網絡的現狀
學困生主要的上網工具是手機,隨時隨地都想著上網,一個月產生的流量費用達幾十元,甚至上百元。學生上網大致有3種情況,一是看新聞,或者是獲取信息,這當然是比較積極的一種,能夠比較好地利用網絡資源,為自己服務;二是玩游戲,游戲對智力以及反應能力的培養是有好處的,但是如今游戲的逼真與刺激,容易讓人沉迷而欲罷不能,嚴重影響正常的學習,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三是網上聊天,現如今QQ和微信都是非常盛行的聊天工具。在我們同學中,為上網,廢寢忘食者,甚至逃課上網的不在少數。當然,并不是所有學生上網都以聊天或玩游戲為目的,在網絡上學習、獲取信息學生也有,但是這樣的學生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多。大多數上網的學生把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聊天交友和游戲娛樂等“旁枝末節”上了,他們沒有很好地、充分地利用網絡這個工具增長知識、提高能力、開闊視野,為自己的學習服務。
2.正確引導,科學使用網絡
如何正確地引導學困生科學地使用網絡尤為重要。家長對網絡可能不太了解,或者工作太忙而無暇顧及子女的教育。學困生有關于網絡和計算機方面的問題更愿意與信息技術教師進行交流。信息技術教師應發揮專業的優勢,正確引導,讓他們科學、文明地使用網絡:
(1)做好心理疏導。由于學困生平時表現較差,得不到老師、同學、家長的認可,在現實生活中無法體現自己的價值。而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由于游戲角色等級高,他們可能是英雄,是榜樣。所以,他們更愿意待在網絡世界里。這時,我們要做好心理疏導,教會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以正確的態度來對待虛擬的網絡世界,以積極的心態對待現實世界。
(2)向學生推薦好的網站。學生上網最初帶有盲目性,不知道應該上什么樣的網站。這時信息技術教師應向學生推薦一些啟發性強,有關自然科學文化知識的網站,比如中學生空中課堂,中華閱讀網等,這些網站里有老師和學生交流的平臺,有大學生的風采錄,有大學生與中學生交流的平臺,也有老師教研交流的平臺。這些網站能成為中學生學習和健康成長的良師益友。
(3)培養學生高雅的上網興趣。要消除網絡的負面影響,充分發揮網絡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就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培養學生高雅的上網興趣。學生沉迷于游戲聊天,多是圖一時之快樂,或學習太苦尋求解脫,或出于好奇,而最終陷入其中不可自拔。但其關鍵,是缺乏更具吸引力的活動。因此,要尋找能有效利用網絡資源,而又能吸引學生興趣的方式,把學生從網絡陷阱中拉出來,讓網絡成為學生接受教育的新途徑:①讓學生在論壇上注冊,參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論壇會員往往都有積分,充分利用這一功能則可使這項活動更具競爭性,更有利于吸引學生的參與。 ②讓學生建立自己的個人主頁。自己的主頁就是自己的天地: 自己充實內容,自己維護,既是學生展示自己的舞臺,又是與網友進行交流的平臺。而主頁上的訪問量又是一個量化標志,學生對這個數字的興趣,遠比游戲的積分更為關注。
(4)要做好示范作用。①教師平時要科學、文明地使用網絡,具備良好的網絡道德修養,做到言行一致,給學生一個榜樣。②幫助家長做好示范作用。要求家長學會科學、文明地使用網絡,自覺提高網絡道德修養。平時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上網干些什么,要起到監督、教育作用。
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2007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會議中指出“要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凈化網絡環境,努力營造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氛圍,營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園”。在網絡這個大染缸里,中學生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需要國家、社會、家庭、學校幾個方面共同努力,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總之,在網絡時代,使用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特別是中學生,更喜歡這一新生事物。網絡里更多的內容對中學生還是有益的,應當鼓勵他們去參與,去學習。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完全能夠從豐富多彩的網絡中獲得更多的知識與營養,在信息網絡中茁壯成長。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巒城完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