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艷
摘 要:小學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小學語文如何提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做了深入的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只有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才能切實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現結合教學實踐,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做幾點思考。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學習的主人是學生,而不是教師自我。課堂中,教師要發揮好引領與助推的作用,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學會自己閱讀并會閱讀,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真正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如,教學《草船借箭》一課時,結合歷史時代背景和相關故事情節,我抓住“借”字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要“借”箭?怎樣來“借”箭?“借”字妙在哪里?然后讓學生以這三個問題為線索來進行閱讀和思考,學生在自主讀文理解的過程中,還能借助名著《三國演義》來梳理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了全篇內容并實現了拓展閱讀。
二、重視閱讀情境的創設
在教學中適當地給學生創設情境,給學生提供閱讀的背景,創造利于學生自主閱讀的情境,更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讓學生走進文本,理解文章。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都要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可以故事導入、視頻演示、即興煽情來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引發學生在讀書中產生深層次的思考。通過學生反復咀嚼、品讀讀文,自然而然地就會悟出了作者的情感,實現了與文本和編者的對話。
三、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
1.倡導“以讀為本”。讀是閱讀教學的生命線,要讓學生理解著讀,體驗著讀,個性化地讀,從讀中真正體會到語言文字的優美,體會到潛詞用句的巧妙。在閱讀中,要注重方式多樣化,如個人讀、小組讀、對讀、誦讀、配樂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
2.以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為目標,給學生充分讀文的時間和自主讀文的空間,在課堂上進行默讀、瀏覽訓練,實現在最有效的時間里能夠自讀自悟。
3.讀寫結合。以讀促寫,以寫帶讀,通過讀與寫的訓練實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引領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提升閱讀教學效率并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參考文獻:
毛敏敏.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提高[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