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婧
摘 要:小學英語作業的設計是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果的一條重要途徑。所以,教師的作業設計一定要遵循基本原則,讓英語作業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作業設計;基本原則
任何一門學科的課后作業都是對這門學科課堂教學的有效延續,也是學生鞏固練習、拓展延伸的重要手段。因此,小學英語教學出現了這樣的現狀——課堂教學轟轟烈烈,課下平平淡淡,成績不見起色。針對這一現狀,小學英語教師應該遵循怎樣的原則呢?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感興趣的作業,他會不厭其煩地超額完成,反之則會草草了事,隨便應付。所以,我們一定要從孩子們感興趣的方面入手布置作業,這樣才不至于讓作業流于形式。
要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就應該把作業設計得充滿情趣。如,通過小組合作完成的作業、動手性比較強的作業、有創意的作業等等,只有這些孩子們樂于完成的作業,才可能從根本上起到鞏固練習的作用。
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教師的作業設計一定要讓每個孩子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就可以培養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才能保持他們學習英語的動力。
孩子們的英語學習情況是參差不齊的。作為英語教師,必須認真考慮這些問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調整作業的方式、方法,爭取人人都能成功。
三、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它不能以單獨的寫背為主,“聽”“說”“讀”“寫”要同步進行。如,學了單詞,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造句;學了對話,小組學生可以與自己的父母對話,還可以將對話內容拓展延伸;還可以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英語,如超市各種商品包裝上的英語,產品說明書上的英語等等。這樣的作業不僅能有效提高孩子們的英語綜合能力,更能讓其感受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進而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四、注意知識的前后銜接
一般情況下,教師作業都是今天學什么內容,就布置什么內容的作業。這樣,孩子們當天所學的知識看似記住了,但隔一段時間就很容易忘記。教師可設法將孩子們所學的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讓他們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無意中就復習了舊知識,這樣的作業既不枯燥,又能起到很好的鞏固作用。
記得一次聽課,一位教師講的是認識家庭成員,下課時,教師留了一項作業是讓孩子們制作自己的Family tree。要求用英文填上家庭成員的名稱、年齡、職業、出生日期等。孩子們聽了這個作業非常興奮。這位老師將家庭成員的稱呼、年齡、職業等不同時間段學習的內容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不但增強了作業的趣味性,更提高了作業的有效性。
總之,小學英語作業的設計,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使其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宋學軍.英語課外作業的定位與功能的回歸[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5(06).
[2]倪佩琴.英語教學的作業設計[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