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江
【摘 ? ?要】傳統上的教學方式是老師教授,學生去努力接受,只是從教與學這兩個因素簡單的定義下課堂教學,而沒有考慮到其他因素對教學的影響。因此這就需要我們思考如何更加有效的去改變這種狀態,面對這些問題,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探索出小學語文教學的新的理念和新的辦法,從而更好的促進教學工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語文課堂 ?教學策略 ?自主性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086
在小學教學的實踐中,語文課堂教學始終是學科教學關注的重點,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多,快,好,省”的掌握所學內容,讓教師教的高效,學生學的輕松,這就需要我們結合相關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對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策略進行梳理和總結,并且作出不斷的調整。
傳統上的教學方式只是老師教授,學生接受,只從教與學這兩個因素簡單的定義下課堂教學,而沒有考慮到其他因素對教學的影響。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思考如何更加有效的去改變這種狀態,面對這些問題,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探索出小學語文教學的新的理念和新的辦法,從而更好的促進語文課堂的教學工作。
具體來說應該從一下幾個方面來改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一、抓住學生心理,做到學生和教師的互相融通
學生始終是教學的主體,如何抓住小學生的心理,充分調動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則是語文老師應該下工夫的地方,只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用學生當下年齡階段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去引導他們,才能夠讓學生們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才能夠讓課堂氣氛更加的熱烈和融洽。通過正確的引導方式,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上積極的舉手發言,思維活躍,從而更好的去學習新的知識。老師不僅僅是課堂里的授業者,還應該是學生學習中的好朋友,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能夠感受到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充滿著一種幸福的感覺,從而真正的做到學生和教師的互相融通。
二、改變傳統教授方式,讓學生掌握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探究式學習和合作式的學習越來越重要,因為現在的小學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生活環境往往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缺乏合作意識和分享意識,而且合作學習通過老師分配學習任務,讓學生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們的學習更加的自主。通過自主探究式的去解決問題,并且和同學們一起合作完成,他們就會增加自己的成就感,從而在以后面對問題、面對不熟悉的環境時,能夠吸收其中的經驗,更好去解決問題。因此在教學中合作式的學習會讓學生不僅僅學習簡單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合作的方式,將來更好的去熱愛這個世界,更好的去適應現在的生活。
三、增加興趣活動,在寓教于樂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課堂是一個可以設計成開放式的課堂,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有效的手段去創造出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各種有趣的活動中學習知識。比如,教師在講授文章的時候,可以分組讓學生們有感情的誦讀,通過大聲的誦讀,讓學生感受到課文的內涵,讓學生們充分表達出自己讀完后的感受,作為教師,對于學生的表達,應該給予呵護和鼓勵。同時在語文教學中還可以采取小組競賽的形式,通過教師分配學習任務,讓學生們通過小組討論,總結問題答案,看哪個小組總結的更加完善。這樣的做法,能夠激發孩子們的好勝心理,從而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比如小學語文課堂中最基礎也是最常見的字詞教學,對于這一塊知識的講授教師可以采取小組競賽的方式,做到隨堂學習、隨堂考查、隨堂掌握的良性的教學方式。
四、老師不斷加強業務學習,面對不同特點的學生因材施教
教師是語文課堂上學習的引領者,沒有教師對課堂的參與設計和實施,一切都只是空談,因此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就顯得特別重要。首先最重要的是一個好的教師要有一個高尚的理想和一個純凈的心靈,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對學生細心,關愛學生的成長,把學生培育成對社會的有用之人作為自己的遠大目標,只有這樣做,才能夠更好的熱愛的自己教學工作,從而創造出更多有效的教學方式。
其次教師應該加強理論學習,教學理論源于教學實踐,好的教學理論還能指導教學實踐,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學習國內外優秀的教學理論,吸收好的教學理論應用到語文課堂教學當中。以前信息的獲取不方便,現在我們處在互聯網時代,獲取信息十分的便利,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發揮學到老的優良傳統,能夠以更高的要求去要求自己,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己,不斷反省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適合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語文課堂的有效性和活潑性。
五、改變考查方式,建設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就要對語文教學的評價體系做出改變,以往的方式往往采用考試的方式,對于考試來說不能夠完全展現語文學科的特點,通過考試也不能夠完全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正所謂“不破不立”,我們應該打破傳統的評價考查方式,形成一個多元化的考查體系,這個評價體系應該分為課堂中評價和學期末評價。所謂課堂中評價即對學生平時課堂參與程度和表現程度的評價,有的學生思維活躍課堂積極,但是往往不一定能夠在試卷中表現出應有的學習成效,對于教師而言就應該權衡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
教師在對學生評價之前,還應該讓學生有一個自我評價,讓學生客觀的反省自己學年之內的表現,自己有哪些優點、哪些缺點,讓學生充分剖析自己。同時還應該讓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提出自己的建議,往往孩子們的建議是真切的,也是最直接的,作為教師都應該虛心的去接受。對于期末的評價方式更應該方式多樣,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去展現自己,這要求老師對于期末考查題的編排要有靈活性,不一定采取相同的題目和相同的命題方式,讓學生選擇喜歡的關于語文的題目做一個總結性的學習成果報告,這樣做的方式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他們自主性的發展。
通過上面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梳理,如果將來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中,能夠吸取幾點,必然會對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和考查模式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些嶄新的教學理念,能夠促進小學語文教師對語文教學的思考,和對自己教學模式的思考,從而更好的讓學生在這樣的變化中成為最大的收益者,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去發掘每個學生的潛力,讓教師和學生能夠和諧的完成教與學的過程,讓學生們的智慧和想象力得到最大的發揮,讓小學語文課堂更加的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