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勝
【摘 ? ?要】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成為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可是在山區小學校,口語交際卻成了阻礙學生發展的絆腳石。作為一個山區教師,只有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的交際動機,鼓舞其自信,授之以方法,最終才能徹底突破口語交際這一難關,讓山區學生向新世紀的合格人才邁出堅實的一步。
【關鍵詞】語文教學 ?口語 ?山區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155
口語交際,作為語文教學中一種特殊的課程,再加上受地方方言的影響,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相對較弱,特別是農村小學生的口語交際更是不容樂觀。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學生的口語交際普遍存在著諸如沒有養成好的傾聽習慣、當眾說話神情緊張、參與的學生較少等等問題。那么,要突破口語交際這個難關,我們應該怎樣做呢?我認為主要應抓好下面幾點:
一、充分激趣,讓學生愿說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如果沒有真實的說話情境,就不能誘發學生的說話欲望,沒有說話意愿,口語交際就失去了基礎,猶如無米之炊,即使說了,也是勉強的,空洞的,乏味的。所以我們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應精心創設符合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學生感到親切,沒有距離感,可以觸動學生的所思所想,保證人人有話可說,能激起學生傾吐的沖動和交流的欲望。這就要求從學生的生活中去尋找交際的話題。如“有趣的動物”,就可以從孩子身邊熟悉的、甚至親身養過的貓,狗,豬,羊,鴨,雞等入手,因為經歷過才有感情,有經驗,才有話可說,才不陌生。這樣一來就能呈現出真實的生活情境,即在課堂上就能直接呈現出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或某一現象,或者走出教室,直接介入社會生活,引發交際的需要和動機,以真人為對象,以真事為內容,展開真實的交際活動,同時就是學生親歷的真實生活,生活與教學完全融為一體。 學生就會更樂于參與其中。
二、鼓舞信心,讓學生敢說
山區的小學生膽子小,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其趣,壯其膽”。如西師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口語交際“過生日”上課前,可先讓學生同桌說說自己從出生到現在過了幾個生日(有幾歲就過了幾個生日),生日那天看到了什么,收到了什么,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心情怎樣,引導孩子用這樣的句式和同桌交流交流印象最深的一次生日,要求學生互相說給互相聽,說完后鼓勵孩子上臺把自己的快樂分享給全班同學和老師聽聽。起初孩子會覺得害怕,不好意思,于是不敢走上講臺,這就需要老師隨機應變了,觀察想說又怕的孩子,此時抓住契機指名讓他上臺發言,并給他投去“你行”的目光,給他打氣,使他消除恐懼的心理,又激勵其他孩子對他的評價及掌聲鼓勵,這樣下來班上其他孩子覺得這樣說話太簡單了,于是就躍躍欲試了,班上處于“熱鬧”的場面。即使這樣,也要對敢于說話的同學鼓勵表揚,從而增強學生的信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對“搶答者”不訓斥,對“誤答者”不諷刺、挖苦,對“未答者”不冷淡、漠視。適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你的想法真有創意”、“你講得真好”,這樣的激勵語言能使學生感受到被賞識,看到自身價值,從而增強口語交際的自信心,激發他們表達的欲望,使每個學生都有話想說,有話就說,讓每個孩子都體驗到表達成功的歡愉。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要與學生結成伙伴關系,把自己外在的權威隱蔽起來,成為大孩子,把微笑帶進課堂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交流,態度可親,帶來心靈的貼近和情感的交融。以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開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對話,才能讓學生敢說。
三、充分引導,讓學生會說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口語交際不知道說什么或想說卻找不到適當的語言,只能用一些膚淺的、沒有個性的語言來表達。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解決:
一是教師示范。示范的目的不是讓學生照抄照搬、盲目模仿,而是有效的指導學生把話說得更恰當,更有效,更能鮮明體現個人風格,達到最佳的交際效果。
二是學會傾聽。“聽”是口語交際的第一步,因此口語交際教學首先要教會學生善做“傾聽者”,只有聽清楚、聽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橋梁,才能提高“說”的質量。引導學生聽懂別人簡短的說話,課堂上老師提問或同學講話后,可以問問他們,老師提的是什么問題,你的同桌說了什么或要求把剛才兩個同學說的答案再連起來說說等,讓學生就聽的內容進行簡單的重復。以此引導學生去努力聽懂別人講話的內容并有意記憶,為進一步進行口語交際打下基礎。
第三,引導學生圍繞主題有條理地說話。比如,學生向他人借物品或請求他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時,除教會學生注意稱呼和使用禮貌用語外,必須講清請對方做什么及請求原因。如果對方答應了,該怎么說,如果對方的回答你不大滿意,又該怎樣說;接待客人時,讓學生按照迎客、待客、送客三個步驟來說;祝賀感謝時,要指導學生視不同的對象和事情選用不同的賀詞或感謝語,先說說祝賀或致謝的原因,再講誰祝賀或感謝等等。
四、拓展生成,讓學生樂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使人產生強烈的欲望。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多設置“課堂劇場”來激發學生交際的興趣。創設虛擬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投入交際活動,比如,扮演記者、售貨員、推銷員、導游。扮演群眾的孩子就按記者的采訪有序的回答,這樣交流起來同學間就有話可說,并且非常自然,在課堂上我就采用了這種方式,交際活動便可能成為生活的實際需要,從而產生較好的效果使本來不可能出現在現實生活中的交際活動,具有了“實際意義”,從而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交際動機,激發學生表達欲望,在生活情境的交際中,學生體驗到語言的魅力,獲得身心愉悅和審美感受。在課堂上再現生活情景,把課堂還原為學生的生活空間,使學生有話可說,使學生回到自由安全的狀態,大膽地實話實說。
只要有了膽量,有了興趣,有了美的體驗,學生就一定會敢于是交際,樂于交際,在交際中獲得知識,在交際中得到成長。
總之,我們只要講求科學的方法,堅持不懈地把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貫穿于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農村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