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波
摘 要: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要將形式多彩的社會生活融入小學的語文課堂,讓小學生融入社會這個大環境去學習、理解語文知識,感悟語文的存在,真真正正地去運用語文。因此,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小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快樂;感悟與體驗
一、拓寬語文學習內容,最大限度地爭取語文學習的空間
我們手中的語文教材是為學生傳授知識的載體,是孩子們學習語文知識的媒介。可是我們的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向學生傳授知識的范圍是固定的,所以,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就應該去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拓寬我們的語文學習知識內容,為我們的孩子最大限度地爭取學習語文的空間。最大限度地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充分地激發出來,打通一條由課堂內向課外逐步延伸的通道,讓學生把自己真實的生活經驗及其真實的感受帶入我們的語文課堂,再把來自學生語文課堂的收獲及領悟、啟迪帶入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去。這樣,就能讓我們的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以致用的那份快樂,從而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合作地、探究地學習語文。
二、讓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把語文學習當做樂事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小的原因,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一節語文課40分鐘的時間他們不可能全部處在學習狀態之中,這就給小學的語文教師提出了難題。解決這一難題的唯一辦法就是調動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引領學生開展語文游戲學習活動,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在活動中學習語文知識,發自內心地將語文學習當做自己的樂事。做到了這一點,我們的語文教學效果就會大幅度地提高。比如,我在課堂展開的生字寶寶傳遞活動,學生就怕生字停留在自己的地方傳遞不下去了,自己沒了面子。所以學生就會去記憶生字,理解生字,掌握生字。這樣活動,既認識和鞏固了生字,又對于學生在詞語積累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讓學生語文學得快樂,學得主動,學得富有新意
我的語文教學所遵循的原則就是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學得快樂,學得主動,學得富有新意。
比如,在學習識字的時候,我將語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我的學生,讓他們自主地添加生字的拼音,自主地給生字組詞。這就給學生鋪設了學習的前提,他們就要在課前進行預習,去自己解決一些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借助輔助手段,咨詢同學或是老師,努力做好課前的有效預習工作,為學生心靈放飛鋪造了一條自由之路。為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充分地激發起來,學習的潛能就會有效地發揮。
參考文獻:
林冬梅.識字教學,應回歸生活本源:關于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思考[J].考試周刊,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