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燕
【摘要】在實行新課程改革后,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化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新課程改革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新的問題與挑戰。為了提高中學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就新課改下的化學教學展開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中學化學教學;方法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實施后,教育教學活動都是以新課程改革為依據的,教師在教學中屬于主導與引導的作用,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對學生的學習空白給與填補,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科的教學內容以及自身的教學經驗來進行授課,要精心的進行備課,增加教學過程的科學性、合理性與有效性。
一、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中學生正是處于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階段,好奇心比較重,對自己不理解的事物,總是想要去弄懂、弄明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做一些簡簡單單的小實驗,來揭示本課的主題,例如,白紙上顯字、魔棒上點燈等等,學生會好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都被調動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中學化學教學的質量。
二、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理論
中學化學教師,在面對中學化學教學改革的時候,要理解新課程改革的本質內涵,要把握新課程改革的內容,要了解未來新課程改革的走向,要認識到新課程改革低于教師的重要意義。教師要比較新課程精神與傳統的課標之間的差異,并且分析這兩種目標之間的本質區別,教師要對課程目標極其內部的層次與聯系進行思考。不斷地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將新課標作為參考的標準,總結以往的經驗與教訓,為未來的教學奠定基礎。
三、理解新的教材,最大限度的利用教育資源
新課程實施后,各種新版本的教材也在各地內實施,這些教材為教學的實施帶來一股新風,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者與引導者,需要在授課之前研究教材、分析教材、掌握教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范本。從教育教學總體出發,教材是死板的,人才是活的,教材如何使用,還是要靠人來靈活處理。教師在心中要牢牢地記住新課程改革的總目標,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預處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發揮教材的最大作用,教師要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將教材、學生、教師融為一體,促進教師與學生教學相長、相得益彰,使得教材成為學生學習的范本,體現新課程的理念,發揮教育資源的最大作用。
四、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學習方法提供更好的指導
新教材中的新的教學內容為教學方法的選擇提供了空間,教師能夠從多種角度去尋找多姿多彩的教育方法,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追求的境界是“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會學。”為了達到這一點,主要的就是要進行教學方法的研究,按照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創新化學教育教學的方法,徹底的擺脫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利用教育資源與教學設備,利用參觀、實踐、調查等學習方法,式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認知水平相符合。創新教學方法已經成為教育的一大熱點,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探索新的學習方法,例如探究式學習,自主與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幾點:
1.在化學中,要注重體驗概念的教學活動。中學化學知識,具有其特殊的特性,其概念都無形的、其理論公式就都比較難以理解,還要學習元素極其實驗。學生在學習中的一個比較難的地方就是對傳統的概念的理解,以及大量的化學計算,教師要注重教學的過程,而不要僅僅關注教學的結果,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利用圖片及視頻,生動形象的呈現化學知識,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
2.在中學化學教學中,要注重實驗教學的作用,因此,改進教學方法中,需要將實驗教學提到新的高度,在進行實驗教學的時候,教師扮演的角色是教師的助手,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實驗室如何操作的,引導學生學會在實驗中進行觀察,學會總結、分析與評判。在實驗教學中,要體驗實驗教學的自主性與創造性,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3.要學會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在化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與教學設備,有利于使得教學變得更加的生動形象,多媒體有利于將靜態的知識轉換為動態的知識,多媒體技術具有容量大,易保存在特點,與其他方法進行綜合使用,更煎熬的提高教學效果與教學效率。
4.在新課程標準下,化學教學要注重情境教學。情境教學有利于創設輕松地教學環境,使得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的輕松,課堂的氣氛不會壓抑,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明確學生的學習重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但是在情境創設中,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問題要具有針對性,形象性與價值性。要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活動。
六、注重化學思維的拓展
在中學化學教學中,思維的拓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體現,例如,在學習“氮族元素”的時候,這一節的化學元素是學習的重點,因此,在學習中學生會產生較多的困難,為便于學生的學習,教師可以對學生學習感到較為苦難的部分進行歸納與分析,例如氮氣有關的難點分析,學生在學習這一部分的內容時候,會產生許多的疑問,往往會產生許多的疑問,例如,非金屬性的角度N比P 強,為什么氮氣卻比白磷的活潑些弱呢?根據學生的這些疑問,教師可以做出以下的教學講解,根據元素周期律可知,氮元素的非金屬性比磷元素強。而物質的活潑性與其分子內的化學鍵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由于氮分子內存在的是N≡N三鍵,而白磷分子內存在的是P-P 單鍵,氮分子內共價鍵的鍵能較大,不易斷裂,故N2穩定;白磷分子內共價鍵的鍵能較小,易斷裂,故白磷分子較活潑。
在新課程改革下,提高中學化學的教學有效性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提高化學教學效果,需要教師深刻的理解新課程的理念,合理的運用教育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師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逐漸的提高新課程改革的有效性,注重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注意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主要促進新課程改革與化學教學的有效融合。
參考文獻:
[1]任永莉.如何在中學化學素質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能力[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S3).
[2]郭衛安.淺談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