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軍
【摘要】不同于以往的管理,以人為本的理念更多的被高校管理引入。本文探討了“以人為本”的內涵及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特點、基本思想、重要性,并針對當前高校學生管理面臨的問題,提出了“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其包括如下方面: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機制;滿足大學生多方面的需求等。
【關鍵詞】以人為本;管理理念;關懷學生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高等教育進入了由精英化教育轉變為大眾化教育的關鍵時期。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呈現出多樣化。復雜化和快變性的特點。“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更是高校學生管理的根本宗旨。如何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卓有成效地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成為高等學校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以人為本”內涵及其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重要性
“以人為本”的科學內涵。根據唯物史觀。以人為本中的“人”應該是自由。平等而全面發展的人。是個人、群體和類相統一的現實的入。“本”在哲學上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是世界的“本原”,一種是事物的“根本”。“以人為本”。是哲學價值論概念,不是哲學本體論概念。“以人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入與物之間。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而是要回答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們關注。“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堅持“以人為本”,同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國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脈相承的。新發展觀明確把“以人為本”作為發展的最高價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就是要把不斷滿足人的全面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根本出發點。“以人為本”隨著人學的研究已經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價值觀念觸及到社會生活的各領域。滲透到高校教育及管理各個層面。高校學生管理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始終把全體學生的根本利益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歸宿和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維護和發展學生各方面的權益。從根本上推動學生能力的不斷發展和個性的發揮。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促進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從而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二、樹立以人為本的高校管理模式
1.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體現到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就是要堅持學生是學校管理工作的主體,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凸顯出來。按照學生人才成長的規律和成才的需要。配置教育資源。優化教學元素。為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創造更為優良的教學環境和有效的教育平臺。現代教育的目的不僅僅局限于傳道。授業、解惑。而在于使學生在高校這種特殊的文化氛圍內學習各種知識,感受歷史積淀而成的大學文化,將之培養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學生在現代教育背景下也從教育對象轉變為教育服務對象。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還包括尊重學生個人生活,課程專業的自由選擇。價值觀的自由表述和個性的張揚,以及對個人創造能力的認同。
2.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機制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著眼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根據大學生的實?際需要。從單純注重管理。逐步轉向在管理中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一是要建立健校園輿情匯集和反映機制。加強大學生心態的監測。評估和預警。完善大學生的心態疏導。調適與平衡工作體系。促進大學生情緒交流和渠道暢通。避免不良心態積累惡變,引導大學生心態良性變化。幫助他們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心理和諧。加大心理衛生投入。健全心理咨詢網絡,把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貫穿、滲透、體現于高校校園的各個角落。二是要建立健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機制。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及時幫助大學生解決思想情緒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突出入文關懷。做好服務學生的各項工作。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強化基礎管理,認真加強學生管理工作。逐步完善教育。管理與服務一體化的學生工作體系。三是要加大高校學生管理進網絡的力度。建立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于~體的學生管理主題網站,應組織專門力量。把一些思想性強。趣味性好、適應性廣的優秀信息移植到校園網中,并針對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提出正確的觀點。還可在校園網上開設網絡互動欄目。用正確。積極。健康的思想文化充實和占領網絡陣地,不斷提高管理網站的點擊率和影響力。
3.切實滿足大學生的多元需求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落實“以人為本”就是要把尊重人,依靠人,培養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落到工作的各個方面,把大學生的需求作為足點和歸宿。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人的發展也是多層次的。所以。我們不應采取呆板的、僵死的。統一的管理方式,而應該充分肯定大學生的生理差異、個性特點。充分關注每一位大學生自身成長與發展的需要,關注他們的理想。信念和情感,為他們創造理性和科學約束下的自由發展的空間。創造各種發展潛能的機會,促進他們的個性。才智和潛能得到充分實現。要的獨特作用。用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調節大學生的情感和引導他們加強自身修養。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
切實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勤工助學、特困生補助。獎學金評定、先進榮譽、選拔學生干部以及發展黨員等工作。充分發揚民主,讓大學生全程參與,公開透明。真正達到評出~個先進激勵全體強自立教育。使他們善于與同學和老師溝通、交往。學會與人建學生的效果。在處理大學生違紀事件時,要堅持一視同仁。不偏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特別是要針對獨生子女的實際情況指導學袒任何一方。使受處理的大學生心悅誠服,真正起到鞭撻錯誤催人奮進的效果。遵循人需要關愛的心理。把大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或兄妹。在學習、生活、工作和活動等方面給予關心指導,使學生管理工作充分體現人性的理念。最重要的是重視引導學生把個人發展與國家的發展、民族的發展。把自身價值的實現與他人價值的實現、社會價值的實現有機統一起來。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擔負著培養學生成人成才的重任。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要真正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實現自己的生管理工作的根本價值體現。
參考文獻:
[1]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備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共產黨員,2007(21):4~17
[2]肖陽葉文蘭:以人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探略.[J].高教與經濟.2007(5):30~52
[3]管秋玲:大學生心理健康與高校思想政冶教育.[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5):67~69
[4]王長建、周思柱、馮進: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冶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農業科學.2008(6):105~106
[5]陳瑞莉:論“以人為本”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T(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