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翔
摘要:團隊精神是學生在未來工作與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體育教學借助其學科優勢在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上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團隊精神是必經之道。筆者在本文中將重點闡述體育教學中團隊精神培養的方法,以供業內同仁借鑒。
關鍵詞:體育教學;團隊精神;方法;作用
一、培養團隊精神的意義
團隊是指兩個以上的個體,基于共同愿望,向著共同目標一起努力的群體。在努力的過程中,團隊成員必須通過個性與技能間的互補,有效的溝通與信任,合作完成團隊目標。從工作績效上來說,團隊精神下實現的協作效益必然大于個人單打獨斗下的效益。所以,團隊精神就是指在完成團隊目標的過程中,團隊成員間尊重各自興趣,發揮所長,為實現共同目標所呈現出來的團隊凝聚力。
近年來,入學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教養習慣與成長環境讓學生普遍性格嬌氣,不懂分享與合作。在團隊精神這一塊,由于學生長期處于家長“心中寶”的位置,萬事以自己優先,集體意識弱,團隊精神欠缺。在學生未來的發展道路上,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個人英雄主義已經不適應社會的發展。只有學會協作,懂得分享成功的人才能實現個人目標。更重要的是,團隊精神是融洽學生人際交往,助力學生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支撐?;诖?,團隊精神應成為培養學生的重點內容。
二、探討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團隊精神
(一)利用體育課程的特點進行團隊精神的培養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老師主要是以講解體育知識,示范體育動作,操練體育項目的方式進行體育活動的開展,在這個過程中,教學方法單一,學習效果一般。而且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協作意識并未得到拓展,依然停留在個人體育技能與體育成績的層面上?;诖耍肜皿w育課程的特點進行團隊精神的培養,那就必須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上進行突破,讓學生在體育課程中擁有團隊活動的時間,進而促進團隊精神的凝聚。
如在體育課程中,籃球知識的講解是基本課程。傳統教學中,講解三步上籃時,老師是以個人指導為主。如果上課的學生人數多,甚至只能是抽幾個學生進行示范講解,不僅教學效果不好,而且課堂氛圍也不佳。為了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可以先把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老師在統一講解后,讓各小組自行練習與比賽。第一次比賽后,老師把學生的表現與三步上籃的優劣勢進行分析,再進行糾正,并選出各小組表現最好的學生作為小組長。接下來的過程中,小組長會對各小組的成員進行指正,結合老師的親自指導后,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同時,各小組為了在接下來的小組比拼中取得好的成績,對三步上籃等技術動作的練習會更為熱衷,小組的成員互幫互助,團隊精神在無形間得到提升。
(二)結合體育情境教學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學生的團隊意識并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學生在集體性體育活動中的成績,而是在合作中學會分享,學會借力,培養其團隊意識,最終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擁有更好的心理素質與社會適應力?;诖?,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學生團隊意識要配合各種教學情境,結合生活,進而讓學生領悟團隊精神的內涵。
如在人體發力點這一課中,老師不需要用枯燥的教學語言進行講解,反而可以嘗試用生活化的例子進行闡述。如讓學生通過拔河比賽了解力的作用,團隊力量的意義,力的方向等。接下來再講解體育活動中的發力點等知識時,學生的理解能力會明顯提高。當然,在現下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用網絡資源也可以非常迅速地達到讓學生理解團隊精神的作用。如網絡中非常多的團隊活動題材,老師可以有選擇性地引入到教學中來,讓學生在團隊活動中逐漸理解到集體的力量與合作的重要性。
三、體育教學中培養團隊精神的要點
(一)因材施教
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必須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首先,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學習水平等進行組隊,把不同水平與性格的學生編成一組,有意識地實現小組成員的互補。如每一節體育課開始時,老師都可以根據即將要學習的體育知識把學生根據語言、性格、能力等進行分組,把每個小組成員間的組合進行優化。再根據教學需求進行教學活動策劃,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發揮團隊凝聚力,共同完成團隊目標。
如在進行球類活動時,可以在各小組成員中選出接球,傳球,投球的人員,通過訓練其配合程度,團隊發揮程度來逐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磨合,不斷配合,不斷提高才能取得團隊競爭的好成績。
(二)強化引導
在活動過程中,老師應以正面而積極的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適時點評與鼓勵,調動學生的情緒與積極性,進而讓學生能始終保持旺盛的進取心完成整個團隊賽事。體育活動本身對于學生的體力,毅力有著很強的鍛煉效果,通過體育活動,學生的意志更堅強,拼搏精神更佳。而體育團隊精神的塑造在各小組成員奮力拼搏下將會有更為高效的教學效率,所以在點評時,老師應適時對學生進行戰術上的指點和技能上的糾正。讓小組成員互相幫助,互相提升,進而融洽團隊關系,提高團隊凝聚力,培養出學生良好的團隊精神意識。當然,老師也要意識到,團隊精神的培養并不是一個短暫的過程,要通過長期的體育團隊活動,制訂層次性的培養計劃,逐步讓學生形成團隊意識。強化學生為他人著想,為大局著想的意識,進而讓團隊精神成為學生的潛意識。
(三)氛圍營造
每個團隊的氛圍不同,其團隊的凝聚力也不同。要想通過體育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氛圍的營造必不可少。基于此,每個團隊就應該要有自己的組織者和領頭羊。通過這些人,才能恰當地進行活動的組織,并能在活動的過程中對各成員進行監督與約束。良好的氛圍營造在于培養學生間相互理解,互幫互助的意識。所以在體育課教學中,體育老師一方面要善于發現不同學生的性格閃光點,發現不同學生對體育活動的適應度,了解學生在體育強項,這樣才能在體育活動中更好地組建團隊進行活動。只有老師平等地看待每個學生的表現,學生之間才會以相互欣賞,相互肯定的態度相處。在這樣的心態下,學生們才能逐漸以包容之心,拼搏之力全力以赴地完成團隊體育活動任務,在完成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出團隊精神。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才能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團隊適應性,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才能樹立起大局意識,有著正確的職業理念。通過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結合體育教學實際,在了解學生,尊重學生,鼓勵學生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參考文獻】
[1]黃代海.淺析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團隊精神[J].華人時刊旬刊,2014(2)
[2]田麗.論體育教學中團隊精神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