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麗佳
我校領先教育以培養“知先行先、自強不息、活潑開朗”的陽光少年和少年先鋒隊員為育人目標,以促進學校優質領先發展為辦學目標,是以德育的領先,引領學的領先,促進教的領先。
一、在體驗中成長:“532”體驗德育
“5”指5個以綜合實踐活動形式進行的德育活動主題序列。一、二年級行為養成教育,開展文明禮貌用語、衛生習慣、規范學習要求等自我體驗活動,讓“做最好的自己”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三年級誠信教育,通過游戲、故事、影視作品、主題實踐活動等方式讓學生直觀、真切地感受到誠信是一種重要的品質。四年級愛的教育(愛家、愛國),和社區、家長合作,設計安排豐富多彩的有價值的體驗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愛國家、愛師長、愛同學、愛自然界的生物、肯助人是成為少年先鋒的基礎。五年級生命教育,通過與特殊兒童幫扶結對、“生命的力量”綜合實踐活動、“珍愛生命演講比賽等活動,讓珍愛生命的意識內化為行動。六年級感恩教育,以專題講座、辯論會和社會小小志愿者為載體,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體驗、自我感受和自我內化。
“3”是指三個禮,即入學禮、十歲生日禮和畢業禮。“入學禮”,在家長和師生的見證下,校長給每個一年級新生送上象征“自信、愛心、毅力、規則”的開心禮包,家長代表致以殷切祝福,我們組織別出心裁的參觀活動。“十歲生日禮”,我們讓學生把二十年后自己某一天的生活場景寫下來,與父母分享,聆聽家長的感受,接受老師的祝福。我們在學校的勵志園珍藏這些信件,并相約二十年后再回母校取回。至此,理想的種子在學生的心里發芽了。“畢業禮”,我們以班為單位,通過短片的方式,回顧六年來一起走過的日子。隨后,齊誦《少年中國說》,校長致辭、畢業誓言。最后,每一個畢業班的孩子接過校長手中的禮物,在班主任的引領下踏上紅地毯,在兩旁老師們的歡送掌聲中告別母校、踏上新的征程。
“2”是指“校園感動人物”和“校園十大特色隊員”評選活動。經過層層篩選,脫穎而出的獲獎者將會在“明星路”上留下腳印,成為激勵先鋒人前行的正能量。
二、在探究中成長:“先研后教 學案導學”研學課堂
我們通過問題導學、小組合作、先研先行,以“532”課堂教學模式為載體,培育了“樂學會學,爭先爭優”的課堂文化。“532”是一節課的時間分配比例:學生自主學習占50%,約20分鐘;教師講解占30%,約12分鐘;總結測評占20%,約8分鐘。“532”模式課堂含有“問題導學、合作探究、展示解惑、總結檢測、拓展提升”等3-5個環節。要求采用“導學案”導學的方式,在經過系統的幫扶策略培訓的基礎上,通過指導學生自學交流、合作探究、展示質疑與總結提升,徹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學習中,通過同伴間“兵練兵”“兵教兵”“兵強兵”的過程,達到對知識的認識、再認識和鞏固。
三、在活動中成長:校園特色節日
1. 讀書養德,多元共進——讀書節。經典誦讀,以傳統經典閱讀積底蘊、育大氣、養內涵。以紅色經典閱讀亮底色、樹正氣、厚理想。親子閱讀,師生家長成為共讀伙伴。學校動員各個家庭每周至少在周末帶孩子去書店一次,采取家庭共讀一本書的方式,指導孩子閱讀至少一本書籍,圍繞書籍中的內容展開若干次交流,交流的方式有對話、日記、小報、研究性學習等。
2.親子活動,小手拉大手——體育節。孩子拉著家長的手、踏著整齊的步伐,昂首挺胸闊步走過主席臺,一家大小合作完成比賽,既傳遞了合作競爭的意識,又觸動了情感。
3. 張揚個性,實踐體驗——科技節。我們學校的科技教育已成系列化、常規化,每個年級學生都利用興趣活動課做了大量的科學小制作、科幻畫,課余進行了植物栽培實驗,寫了大量的實驗日記。科技節當天,這些成果都得以展示。我們還讓高端科技組的同學展示精品科技小實驗。
4. 搭建舞臺,提高品位——書香藝術節。每年五月份,我們依例開展硬筆書法、繪畫以及書香班級評比一系列活動,5月31日的書香藝術節閉幕暨“六·一”文藝展演把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活動中“書香”與“藝術”有了完美結合。
四、在合作中成長:特色社團
我們的社團分三個層次。(1)高端社團,學校和俱樂部合作,挑選該項目特別有潛質的學生,通過名師指點,成為該項目的領軍人物。(2)專業社團,由本校專業老師執教,主要是體育類、藝術類。(3)興趣社團,由本校老師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組建的社團,有辯論、文學社、英語話劇等。每年我們積極展示社團成果:“藝韻悠長”——藝術篇;“搏擊展英姿”——競技篇;“書香溢滿校園”——讀書篇;“博采善教為人師”——教師發展篇,生成師生文化氣質。
五、在浸潤中成長:環境育人
1. 班級文化。圍繞著“領先”核心理念,各班級制定個性化班級公約,創設積極向上的課室氛圍。樹立“一步領先,步步為先”的奮勇爭先的班風,營造“團結協作,合力共贏”的班級特色文化。
2. 走廊文化。我們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選取相應的主題,讓每一條走廊成為學生們展示成果的舞臺,成為激勵他們你追我趕的風向標。
3. 特色文化。一進校門,綠樹蔥籠,入眼即畫。文化墻上一訓三風,彰顯先鋒人的特質;首層的“科技館”“體驗區”“書香園”“快樂書吧”“勵志園”和“明星路”,建筑與“532”德育活動完美結合;校園里的興趣小組、宣傳欄、才藝展示舞臺與豐富的校園生活糅合,更加體現環境育人的功能。
六、在引領中成長:強師工程
1. 實施“532”培訓模式,形成良好氛圍。我們根據管理中的“二八”法則,通過搭建名校跟崗平臺,選派外出學習,爭取高層次培訓名額等方式,先讓20%的老師成為學校教科研的領軍人物,然后讓這20%的老師和處于中上游的30%的老師結對幫扶,把他們拉入領先的行列,最后通過分享、研討、評比等活動帶動剩余的50%的老師。
2. 建立“先行者”工作室,引領教師專業成長。建立“先行者”名教師、名班主任工作室,借助名師、名班主任的力量,引領學校教師、班主任隊伍專業成長。制定相應工作研究與學習交流制度,擬定學科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常規研究專題,以校本行動研究方式開展工作室活動,以形成學校的學科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特色亮點,整體提升教師和班主任專業性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
3. 課題引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德育課題《小學品德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實踐研究》在廣東省小學品德課成果交流活動中獲三等獎。課題成果《小學品德課程資源有效整合的實踐研究》被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學科課題組審定為一等獎。“小學生活化德育資源與利用的行動研究”成功立項為廣州市中小學德育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德育活動課程‘校本化開發與實施的研究”等三個課題成功立項為番禺區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