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蝦
要轉化學困生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原因是:(1)造成學困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學校、社會環境,校風和班風,教師的教育態度,以及學生本人性格、心理、智力等等,而且經常是兩個以上因素共同作用使一個學生成為學困生的。(2)一個學生處于學困狀態時,心理上常處于自我封閉狀態,逆反心理強,對老師或他人的幫助不愿接受。(3)學困生抵制不良因素影響的能力較弱,心理品質較差,在轉化過程中,其意識和行為有反復性,容易產生不良行為習慣。在近幾年的教育實踐,筆者有如下做法:
一、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教育和轉化學困生的關鍵
普通學生成為學困生,總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其中知識起點低是許多學困生形成的初始階段。抓好這一階段知識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成績的提高至關重要。因為提高知識起點低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為他們帶來前進的動力,在培養過程中,在精神上對他們多給與鼓勵;在學習方法上多給與指導,當他們遇到難于解決問題時,不要抱怨,還要給與指點,務使他們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持之于恒。除了老師在學校輔導之外,還組織成績好的同學進行“一幫一”活動,在生活上、學習上、活動上一起互相溝通,感情融洽,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知識的熱情,提高他們的學習信心。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讓學困生在活動中發揮特長,促進轉化
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這是教育和轉化學困生的一個途徑。學困生雖然知識點低,但他們有特長,體育、美術、書法等方面,有的還愛好旅游。因此組織他們參加活動小組:美術、書法組,體育組,旅游組(收集廣州、花都地區旅游景點的圖片,文字說明)。結合學校每學期墻報評比、書法美術比賽,每學年舉辦校運會。根據這些活動,特意安排學困生參加,分工合作,使他們有事可做,不胡思亂想,又可發揮其特長。通過評比、比賽活動,獲得好成績,使他們感到光榮。
三、設學困生進步獎,提高學困生的學習信心,擴大教育面
學困生一般在心靈上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創傷,醫治學困生心靈上的創傷促使他們由自卑自暴到自主自強,這是一個復雜的曲折的轉化過程,必須做大量的艱苦細致的思想工作。其中,設立學困生進步獎,建立學困生激勵機制也是重要一環。結合我們學校每學期兩次(期中檢測、期末考試)學困生進步獎(按年級),對學困生進步獎勵與優秀生獎勵同等,但條件不同,對學困生條件可放寬一些,要求低一些,并具有一定程度梯度性,以利于他們在進步獎激勵機制的影響下循序漸進。
四、建立學困生追蹤檔案,及時與家庭進行教育
建立學困生檔案,是教育和轉化學困生的依據。在檔案中記錄學困生的學習成績、課堂紀律、課外活動、勞動情況、教育效果等等。學困生追蹤檔案是與其家長溝通的材料,因為家長最感興趣內容是自己子女學習成績和在校的表現,所以我每次家訪時都能與家長談話融洽,對學困生的教育也取得好的效果。
五、對學困生的處分要放寬一點,用通俗易懂的事例教育
處分是對學困生教育的一種手段,但對學困生應放寬一點。學困生本來就存在心理壓力,如果犯了錯誤,加上嚴厲的處罰,在心靈上造成更大創傷,使他們感到難以抬起頭來見人、做人。因此這種手段不宜取用。對學困生處分之前,必須先做好思想疏導工作,使學困生明白處分的目的,在接受處分時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盡可能減少心理壓力,并把壓力變為克服缺點錯誤的動力。在與他們談心時,應多用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感受深且而易接受的事理進行教育。讓他們明白,人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錯誤,偉大的人物如此,一般人物也不例外,更何況我們是小學生呢,所不同的是對缺點錯誤的認識不同,改正的方法和程度不同。全面地正確地認識缺點錯誤,是徹底改正缺點錯誤的起點和前提。這正如我們班參加校運會胡同學,在60米跑時,他中途摔了跤,但他很快爬起來,堅持跑到終點,受到學校表揚。我們對待缺點和錯誤態度,好像胡同學一樣,摔了跤,爬起來,繼續跑下去的勇氣。用這些貼近學生身邊的實際事例對學困生進行教育,疏導,不僅使他們感到老師的教誨親切可信,而且能使他們容易接受,便于他們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更好地改正缺點和錯誤。
總之,只要我們了解清楚學困生造成學習困難的原因,潛下心來育人,就一定能教育和轉化好學困生。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