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燕
摘 要:評價語言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中至關重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評價作用,準確適當地評價每一個學生。有效地使用評價語言應注意:評價語言應具有豐富性、激勵性、公正性、多樣性和延遲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評價語言;有效性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币虼?,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評價語的作用,準確適當地評價每一個學生。本文主要結合劉老師所上的NSE 9 Module 7 Unit 2 It could find the people.這一節課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評價語言應具有豐富性
劉老師在本節課中把評價設計到了整節課堂中,從始至終。她非常注重評價語言的多樣化,用句俗語就是讓學生“百聽不厭”。
【課堂實錄1】劉教師導入新課時問了一個問題:“Animals can do many things,what about you?What can you do?”聽完老師的問題,學生快速地舉起了手。學生A回答說:“I can dance.”并做了優美的舞蹈。劉老師給予了表揚:“Nice dance!”學生B站起來回答:“I can sweep the floor.”劉老師評價說:“A helpful boy!”還有幾個孩子回答,劉老師都分別用了不同的“Wonderful!”“Well done!”“Good!”“Good idea!”“Did good job!”評價語等等。
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用豐富的表達方式對學生評價,盡量使用一些描述性的語言體現語言的運用。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充分體驗語言的多樣性,感覺學習的喜悅。
二、評價語言應具有激勵性
激勵性評價是目前存在于課堂教學中最普遍的評價語言,也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方式。
【課堂實錄2】當學生進行兩次課文閱讀后,了解了人們被困在火災里,消防員不能進到屋里將他們救出時,劉老師讓學生進行課文的第三次閱讀并提了一個問題:“What did they have?”(此處的they指消防員)隨后有幾個學生舉手發言,但都沒回答正確。此時劉老師不是用“No”或“Youre wrong!”等負面評價的語言來否定學生,而是用“Good,but...”“Can you try again?”或“Take it easy! Think it over,please!”“OK,never mind!”等進行鼓勵和糾正。這樣一些富有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一方面可以避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又能讓學生接受正確的語言示范,為他們提供幫助,讓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到探索知識的活動中來。
小學英語課堂評價要抓住孩子的心,趣味化、英語化,促進學生有興趣、有信心、有方法、有能力學習英語。
三、評價語言應具有公正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應該是評價的主體。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學評價也要隨之發生變化。因此,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具體行為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課堂實錄3】劉老師在讓學生分組模仿課文朗讀時,Group 1朗讀時聲音最小,Group 2聲音大點但感情較平淡,Group 3模仿得更有味道些,Group 4模仿得最到位、聲音也最洪亮,劉老師分別對他們作了“So so!”“OK!”“Better!”“Youre the best!”等程度不一的評價。
四、評價語言應具有多樣性
評價語言可以是有聲的,也可以是無聲的。在課堂上如能恰當地應用體態語,如面部表情、手勢、目光接觸、身體距離等會使課堂教學更豐富,評價效果更深刻到位,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課堂實錄4】劉老師在熱身復習環節向學生介紹了自己:“Im Miss Liu. Im 27 years. I can drive a car. I can sing and dance. I like TV show about animals. ”并問學生:”What about you? 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ves?”隨后一個男孩站起來作自我介紹:“Im WangFeng. Im 11. I can sing. I can play the piano very well. I like TV show ,too. I also like animals.”當這個男孩作完自我介紹后,劉老師帶著很崇拜的表情說:“Wow,youre a super boy! You can play the piano very well. ”接著劉老師又帶著很驚訝的表情說:“You like TV show about animals?Me too. We can be good friends!”并跟這個男孩親切握手。幾個富有表現力的表情與一個手勢,瞬間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評價語言不止局限于有聲語言,多樣的無聲語言更具魅力。
五、評價語言可具有延遲性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某種良好的行為出現之后,如能及時得到相應的認可,就會產生某種滿足,形成愉悅的心境,并使同類行為繼續向更高層次需要積極努力。
【課堂實錄5】劉老師在課文學習完之后讓學生為本文加小標題及結尾,學生都躍躍欲試,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添加的標題很有創意,如“a help dog”“a special dog ” “the dog and the firefighters”,也有的不盡如人意。但是劉老師沒有打斷他們,而是讓他們各抒己見,最后給出自己的標題,并表示學生都很有想法,都很不錯。
我們必須承認,有些學生的理解超越了教師的思維,是教師無法預設的,是生成的結果,它閃耀著學生思維的火花和個性的光彩。如果沒有延遲評價的策略,又何來如此鮮活的思維和獨到的見解呢?
精當的課堂評價語言是滋潤學生心靈的甘泉,是教師走進學生心靈家園的金鑰匙。我們要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多去揣摩和提煉自己的教學評價語言,讓它插上藝術的翅膀,成為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發展和樹立教師人格魅力的推動器。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