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立平
摘 要:音樂教育是素質教學的關鍵組成模塊,具備其他科目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是初中的音樂課程更為關鍵。初中音樂教學方針則是使學生經過上音樂課獲得基本的音樂學識及基礎技能,進而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鑒定及欣賞能力。實際調查得出,許多學生都愛好音樂,但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讓理論知識和藝術實踐相分離,學生所學的音樂知識不能即時運用于實踐教學活動中,造成學生學習效率不高。以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初中音樂教材為樣板,切合實際及多年的教學經驗,分析了初中音樂教學中有效的課堂教學,進而提升學生的審美價值,培育優良的綜合素養,真切讓學生做到喜歡上音樂課,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課堂氛圍;教學方式
一、創建公平、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由于音樂教學受以往教學觀念的影響,每節課基本上由教師示范,而學生跟著死板的學習方式學習,限制了學生能力的發展。切合實際,筆者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以培育學生的興趣為源頭,對以往課堂教學方式展開了初步革新,取得了優良的效果。
目前,因為學校給學生增加了許多學習科目,使初中音樂課減少了許多,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學習更多的音樂知識,教師首先需與學生建立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真心對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體會被老師肯定及期待的力量,進而轉變為濃厚的學習動力。在授課的過程中,給學生保留相應的學習空間,使他們勤于思考,各抒己見,對于學生做不對的問題需及時給予糾正及補充;反之給予鼓勵及贊揚。如此才可以讓師生在課堂上維持優良的情緒及愉快的心情,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同時增加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使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初中音樂教學方針是使學生經過上音樂課獲得基本的音樂知識及基礎技能,進而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鑒定及欣賞能力。它的基礎訓練知識主要包括發聲、聽音練耳、節奏訓練及視唱等,其訓練的內容過多,如果不改善教學方式,則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進而產生厭倦的心理。因此,教師在授課進程中,需依據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初中音樂教材的特征及初中生的個性特點及接受能力為起點,合理增加相應的游戲、每種擊拍動作及相關的電教設備,突出重點及難點的相關訓練,為學生上好音樂課創設有利的條件。
初中音樂基礎知識還包含了自學曲譜、匯報、視唱曲譜及唱詞等環節。“自學曲譜”的關鍵教學方法是使學生聽完這節課所學歌曲的錄音,便可以從錄音中感受音樂,進而讓學生從中展開思考,積極找出重點及難點,如此不但節約了時間,而且培育了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匯報”環節的教學是在學生懂得“自學曲譜”環節的基礎上進行的,讓學生向老師匯報自身目前所找出的重點及難點,請教老師幫助解決。此時,教師需認真聽取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幫助解答。“視唱曲譜與唱詞”環節是需要學生學會曲譜的時段,教師需注重音準,及時更正學生曲譜的不準之處,讓學生可以正確地認知曲譜旋律,進而分析歌詞,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為唱詞打下穩固的根基,最終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里有感情地演唱全曲,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
三、教師需積極組織多樣式課堂競賽活動,增加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致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當前的教學狀況,按期在班上組織一些文藝演唱競賽活動或是讓學生自己創設一些自編自導節目,比如:器樂演奏、小品及舞蹈等,讓學生獲得成功感,進而增加他們對音樂的喜愛,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帶動了他們學習音樂的主動性。
總而言之,音樂課是一個完美的整體,它的教學方式是否合理,將會制約課堂教學質量。合理有效的課堂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強他們學習音樂的樂趣,更好地提升初中音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翼.談初中音樂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文理導航:上旬.2011(10).
[2]陳美葉.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教研,2010(10).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