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蘭
摘 要:當今時代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受教育程度也越來越高,教育的發展已經不只局限在學習成績上,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逐漸成為當今的主要趨勢,并得到了家長和老師的重視。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趣味性
小學科學實驗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這門學科授課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以后對學習化學、物理、生物等學科的理解,對于學生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養成一個好的思維起到促進作用,培養具有創新技術的科學型人才是當今的教育趨勢,但是現在的小學生往往對于科學知識不感興趣,所以,提高小學科學的實驗教學十分重要,本文就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趣味性有一定的建議。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可以使用在很多個方面,對于小學科學的實驗教學也是十分適合的;小學科學是小學的一門基礎學科,以往老師在課堂上常常只是陳述教學中的一些重點,對于科學實驗也是形式化,之后就留給學生自己利用,這樣的課堂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老師,要想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就應該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對于科學的興趣,所以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既可以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又可以將課堂上進行不了的實驗在多媒體上進行展示。這樣的創新教學方法,不僅增加了學生對于科學實驗的好奇和熱情,同時最大化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課堂導入要具有趣味性
在小學科學的教學中,學生對于課堂不感興趣的原因往往是由于他們對學習內容不夠了解,因此老師就要在進行科學實驗的時候,盡可能地應用生活中的問題,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比如冬天下雪,問一問他們為什么下了雪之后玻璃上會有霜花,房檐上為什么會出現冰凌等,通過提出一些生活中現象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應用科學知識幫助學生探索問題的答案,在科學實驗中幫助學生了解問題的答案,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增加學生對于科學實驗的注意力和興趣,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科學知識,了解日常生活常識,提高科學素養;小學科學的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趣味性是教學最大的目標,相信通過教育工作者,小學科學實驗的教學一定會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邱宇寧.淺談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有效性的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2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