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傳
摘 要: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是數學教學的當務之急,在實際教學中,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乃當今數學課最為適用的教學方式。實行自主學習,首先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師生關系,還應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數學課;自主學習;學生
一、課前準備與預習
許多學生不夠重視預習,認為教師課上要講,只是忙于完成作業,而沒有養成預習習慣,要讓學生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并養成預習的習慣。通過預習,對即將要學習的新課能夠做到心中有數,知道哪些內容自己能夠弄懂,哪些內容自己還沒弄懂。聽課變得更有針對性,能夠抓住課堂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預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是因為在預習過程中發現了疑點和難點,從而在大腦皮層上引起一個興奮中心,即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狀態。這種注意狀態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并指導者學生的思維活動指向疑難點問題的解決,從而提高連續性效果。
二、新授課中的自主學習
以《角的比較》為例,教師首先出示學習目標:1.會用度量法和疊合法比較角的大小;2.掌握角的和差;3.掌握角的平分線。然后學生閱讀教材進行學習,先完成目標1。學生讀完一段教材后,小組交流,先由小組長提問所學知識,之后再討論組員不明白的問題,匯報學習結果,教師只在必要的知識點進行講解,解答學生疑惑的問題,或進行補充總結。用同樣的方法完成目標2與3,用大約十分鐘完成教師或學生出的自測題,自測題的內容不宜過多,難度適中,做完后由學生交換批改、訂正,教師抽查自測題,了解存在的問題。最后回顧教學目標進行總結。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求知,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不單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三、練習課的自主學習
根據不同的練習內容采用不同的練習方法,有的練習適合學生獨立完成,就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而有的問題比較復雜,則可以通過探索交流的方式完成。以人教版數學教材五年級教材上冊第104頁練習8為例,(在3時和4時之間的哪個時刻,鐘的時針與分針重合或成平角或成直角)教師先實物演示時針、分鐘重合或成平角或成直角,初步感知時針與分針的位置,然后放手讓學生探索交流。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索、主動實踐、生動活潑地發展。讓學生學習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提出自主、合作與探索的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張書令.怎樣創設自主學習的數學課堂[J].基礎教育研究,2011(22).
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