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生奎 馮殿國
摘 要:班主任在小學階段扮演著全面管理學生的角色,不僅需要負責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負責學生的德育發展,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組織好班集體活動,做好整個班級的管理工作。班主任是學校與學生溝通的橋梁,也是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橋梁,尤其是在小學課程改革不斷發展的今天,班主任的工作任重道遠。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工作原則;管理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工作的引導者,擔負著很重要的責任,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質還不是特別成熟,班主任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管理工作。
一、小學班主任工作應當遵循的原則
1.熱愛學生
班主任要熱愛每一個學生,用愛教育學生,在班級中形成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更好地開展工作。
2.以點帶面
班主任要通過班干部的引導作用為學生帶頭,班干部們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好榜樣。
3.齊抓共管
班主任不僅要聯合其他各科教師,還要聯合家庭、社會共同教育學生、管理學生,形成多方聯動機制。
4.以身作則
班主任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樹立好自己的威信,要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學生。
二、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改進措施
小學的教育和管理是促進他們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石,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改進管理工作是班主任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提出幾點建議與同仁們交流。
1.全方位了解學生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他們的個性相對比較明顯且差異性比較大,這就需要班主任深入到學生中去,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系統的了解,結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管理。在管理的形式上,班主任可以為學生建立成長檔案,將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基本表現記錄在檔案中,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2.積極開展集體活動
班集體的活動不僅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同時也能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與人相處的能力,同時還能夠營造良好的集體氛圍。作為班主任,應該舉辦各類型的集體活動,包括講故事、玩游戲等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班主任既可以發現學生身上的優秀品質,也能發現他們的不足之處。
3.制訂集體規章制度
班主任可以通過民主選舉的形式選拔、培養班干部,并要求班干部嚴于律己,當好榜樣;同時,要想在班級中形成中良好的秩序,就必須制訂嚴格的班級規章制度,班主任要集思廣益、廣開言路,建立健全班級規章制度,并要求學生必須嚴格執行,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參考文獻:
劉宗穎.淺談加強小學生班主任工作的幾點建議[J].教師,2014(33).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