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燕
摘要: 數學活動是數學課堂上應用比較多的方式。在數學課堂上,創設一個智慧飛揚的課堂,讓學生迸發出創新探索的力量,讓學生在自由地天地中思緒激蕩,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思考,這是我們數學老師的責任。
關鍵詞:數學教學;數學活動;自由課堂
給孩子一片藍天讓其自由地翱翔,創設一個智慧飛揚的課堂,讓人性在詩意的經營中精彩滌蕩。數學課堂,需要教師用心經營,讓學習和研究充滿詩意,涌動著靈性,進而成為師生人生中最美麗的記憶,并逐漸演變為師生共同發展個性、發展素養、實現生命價值的舞臺。自由的數學課堂彌漫著詩意的芬芳。在此選取幾個教學片段,作粗淺的解析,旨在探尋一個洋溢著靈性、輕松快樂的數學課堂。
片段回放一:“嘀咕”引發的騷動和思考
在教學“直線、線段、射線的認識”一課中。
師:我們剛才研究了常見的三種線,你還有什么要說的呢?
生:直線是直的,射線和線段也是的。
生:直線是無限長的。
生:射線也是無限長的,線段是可以量出來的。
師:大家的總結很正確。請再想一想我們又該如何正確地將他們畫出來呢?
生1:小聲嘀咕道:不就是用直尺畫嗎?有必要這樣重復問嗎?
生2:嘀咕道:老師也真是的,我們二年級就知道了,還不停地問這問那?
生3:嘀咕道:真有點煩人,《課課通》中說的很清楚:有始有終是線段,有始無終是射線,無始無終是直線。還這么啰嗦,這不是非常好記的嗎?
…………
教室中嘀咕聲一片,秩序有點亂了,學生的表現得更加自信了,嗓門也逐漸的高起來了,課堂變成了自由發言和競相爭論的擂臺。
老師被不斷出現的嘀咕聲驚動了,微微地愣了愣,連忙環顧四周,隨即側過身來傾聽學生的辯論。……時間就在熱烈地氛圍中過去了五六分鐘。
師:大家的嘀咕還蠻多的嗎?可以大聲地告訴我們嗎?我們一起來學習和研究一下剛才的嘀咕好嗎?
生:異口同聲:好!
解析:學會傾聽是教師的機智,也是靈活駕馭生成的基礎。當教師按部就班的施教時,偶爾冒出來的嘀咕可能就是新一輪學習探究的活水之源,也是學生思維發展的又一契機,善抓課堂活動的細節,讓課堂充滿著激蕩和新意。“水本無華,相蕩而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課程改革深入推進的今天,我們呼喚精彩生成的課堂,但精彩的生成源于教師智慧的掌控。
一聲聲不起眼的嘀咕,也許會在我們嚴厲的眼光中消逝,也會在我們教師刻意地牽扯中毀滅,更會在教師的呵斥中黯然退場。然而,只有我們學會傾聽,智慧也會在不斷的累積中悄然開放。教學案例中因為教師的細心,教師的靈活掌控,使得原本略顯嘈雜的嘀咕,瞬間轉變成我們新的教學資源,成為激活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的鮮活素材,學生會在自己的牢騷中、嘀咕中學會思考、學會辨析、學會研究,使原本簡單的整理學習過程變成了學生學習的拓展歷程。嘀咕聲中,學生能夠展示自學的成果,無形之中給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榜樣,只要我們用心預習和思考,我們必定會收獲驚喜。學生一組關于線的嘀咕,不僅介紹了課外讀物中的經典知識,也豐富學生的認知,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體會到預習的價值,自學的價值。同時引發學生對“有始有終是線段,有始無終是射線,無始無終是直線”的解讀,讓原本有點晦澀的直線變得更加形象,也更加容易記憶。
學生私底下的課堂嘀咕,折射出學生的自信心不足,這就需要教師智慧的引領,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完善學習認知,在辨析矯正中深化思維。學生在課堂中輕聲嘀咕正是其獨特感受的真實流露,是智慧火花突然間的引燃和迸發,是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表現。善于捕捉這些細節,必定會讓我們的教學流淌著智慧和靈性,收獲著希望與精彩。
片段回放二:“胡說”帶來的哄笑與遐思
師:前天我們做過這樣的習題:判斷:種子的發芽率、樹苗的成活率、油菜籽的出油率都可以達到100%。我們班有部分學生認為是對的?你們認為這樣的思考有理由嗎?
生1:我知道出油率是不可能是100%的。
生2:老師種子的發芽率、樹苗的成活力都可以是100%的。
…………
忽然生A站起來大聲說道:老師,出油率可以達到100%。話音剛落,全班一片嘩然,只聽到:A同學又胡說了,他又自作聰明了,他又要出風頭了,他又要和大家抬杠了……
老師靜靜地觀察著每一個學生,聽著大家的議論。
師:哦!A同學你能說說你的思考嗎?
生A:如果榨油機非常先進,就像我們用豆子做豆漿那樣,出油率不就是100%嗎?要是真有這樣的設備也許會超過100%。
教室中顯得很安靜,只有極少數學生的臉上露出絲絲的竊笑。
生A:老師你說過一般的百分率都不可能超過100%,但我有時想到一個雙簧鴨蛋,如果精心地孵化好,孵出2只小鴨,那么這次的孵化成功率不就超過了100%嗎?
話音剛落,教室中響起了掌聲,也出現了激烈的討論聲。
生:對啊!雙胞胎也應該是一樣的道理啊!
生:嘻嘻,連體小雞也一定是的。
生:生活中一定會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
解析:激烈的課堂爭論和學生執意的“胡說”,讓原本沒有波瀾、沒有起伏的練習講評變得起伏跌宕,也更有情趣。當學生初次面對“胡說”,所作的評價是那么因循守舊,而當生A說出自己的遐想和思考,給學生堅守的思想開啟了一扇透漏著奇異光芒的大門,為激活學生的思維提供了更為開闊的視野。同時我們也很慶幸,我們的老師沒有被“胡話”所激怒,沒有用自己的見解和思維去處置學生的胡話,而是冷靜地對待學生的胡話,認真地傾聽生A的最真實的思考和想法。學生的發言和后續的討論,讓我們領略到學生思維的可愛,讓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那充滿創造的思維成果。如果我們沒有那片刻的遲疑,那份耐心,那份教學的睿智,這次爭辯和學生創造性想象的機會就會在我們無情地扭轉中消失,也許會深深地傷害一個學生的心。
創設一個智慧飛揚的課堂,讓學生迸發出創新探索的力量,讓學生在自由地天地中思緒激蕩。我們的教學中這樣的案例可謂不勝枚舉,但這樣的處置卻寥寥無幾,原因:一是擔心自己的教學不夠順暢,二是害怕教學任務的擱淺,三是對教學生成的掌控猶豫,擔心自己的解釋不盡科學,擔心教學時效受到影響等。掐斷學生的話題,強行地切入到我們的預設,這是我們通常的處置方式,殊不知我們通常的做法和我們倡導的課程改革是那么不協調。也許我們可以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完成自己的各項訓練,但我們會遺憾地看到,學生的木訥,那樣得沒有靈性;也許學生會從容地應對各種考試,能夠取得好的成績,但我們得到的是學生機械、刻板的思維,那個沒有靈性的課堂。
創設一個智慧的課堂,讓課堂成為學的中心,讓學生成為學習探究的主宰。可能有浪費時間的嫌疑,但我們必定會收獲無限的驚喜,學生不再鸚鵡學舌,而是學會動腦,學會合作,學會帶著思考去爭論、去探索,能夠正視自己,能夠勇敢地表現自己,學會與老師對話,與同學平等的交流,能夠大膽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讓學生敢于挑戰傳統的觀念和權威的定論,有勇氣去顛覆和解構所謂權威的結論,彰顯思想的活力,凸顯生命力的舒張;讓學生有豐滿的個性,從而使其激情飛揚,也使課堂詩意激蕩……這種美妙的境界正是我們課程改革的追求和夢想。
允許課堂中的“嘀咕”“胡說”,但我們必須要用心掌控,用智慧引領,讓課堂呈現自由、平等和規矩相得益彰的和諧共生的美妙結局。精彩的課堂應該洋溢著自由的氣息,沒有刻意的做作,只有智慧的解答。因為真誠,課堂里飄滿了自由呼吸的空氣,學生不必小心翼翼地去“揣摩”教師的想法,擔心老師“變臉”,所以課堂成為個性飛揚和情感蕩漾的樂園,在這里,學生是快樂的,課堂是充滿詩意的。
參考文獻:
[1]張秀芳.淺論數學活動與創新教育[J].學周刊,2011,(35).
[2]孫梅.“做”是為了更好的學——淺論數學問題解決中的數學活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02).
[3]彭萬臣;孫劍.關于活動課教學的理論認識與實踐思考[J].綏化學院學報,2007,(05).
編輯∕岳 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