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艷婷
【摘 要】科學發展觀明確規定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化和合理化。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是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文通過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關鍵詞】以人為本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現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以人為本的理念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各大高校從不同的方面將以人為本觀念滲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并且分析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一、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不明確
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還缺少一定的規劃和條理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也沒有很好地聯系社會現實情況;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老師幾乎都是采用統一的標準進行教學,沒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因材施教。
(二)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取向存在一定的缺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在于樹立大學生健全的人格,使大學生能夠全面地發展。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過分強調集體利益的重要性,片面地肯定社會價值,使思想政治教育成為政治教育的工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使教學比較枯燥。
二、以人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我國高校要堅持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以人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取向肯定個體的發展,尊重個體的差異,堅持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結合,充分肯定個人的價值。一方面,人的價值是通過社會實踐體現出來的;另一方面,社會是由一個個的個體構成的,社會價值的實現是通過個體的努力而實現的。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該避免以前的片面教學的觀念,應該辯證地去看待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讓學生能夠理解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關系,既能夠實現個人價值,又能夠實現社會價值。一定要防止錯誤的觀念,不能讓學生只注重社會價值而忽視了個人價值,也不能讓學生只講個人價值而不注重社會價值。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應該注重教學的針對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因此,在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從個體的實際出發,分析不同學生的成長環境、家庭因素和受教育程度,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要有針對性,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就要根據學生不同的特征,充分把握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層次地教學。大學生是有自身的價值觀念的,他們的思想很容易受到社會思潮的侵襲,也會受到自身主觀因素的影響。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思潮具有多變性特點,而且人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豐富,導致大學生越來越個性化。所以,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應該抓住學生自身的特點,將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針對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層次感,充分理解大學生思想上的差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樣性,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分層,實現教學手段的多元化。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實現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實現由低到高的層次化教育?,F代社會發展迅速,社會文化和思潮具有多樣性,而且大學生的生活環境也不同,所以,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讓學生的個性能夠體現出來。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育人,其根本目的是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讓人們可以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以學生為本,摒棄傳統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居于主體地位。在課堂上,老師要營造和諧、民主的教育氛圍,讓師生關系變得融洽,在教學中充分挖掘學生的情感因素,用豐富的情感去感化學生,讓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到啟發,使學生都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來,生發出創造性思維。同時,老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有效的引導使學生實現自身的主體地位。
三、結束語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很有必要的,現在的大學生受到各類社會思潮的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念存在很多問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能夠全面地發展。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該避免以前的片面教學的觀念,辯證地去看待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讓學生能夠理解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關系,既能夠實現個人價值,又能夠實現社會價值;要根據學生不同的特征,充分把握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層次教學。
【參考文獻】
[1]張雅晶. 論“以人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政課改革[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2).
[2]王明春. 淺析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J]. 教育教學論壇,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