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輝
摘 要:隨著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網絡已經成為重要的思想導向輿論陣地和新領域時代。面對新形式、新條件,普通高等高校不斷的在加強網絡教育宣傳,不斷創新網絡思想政制教育機制,是社會網絡信息化時代發展的新需要,也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現在普通高等學校的大學生在自己的成長的環境、學習和生活的方式、接受信息的形式、思維方式等方面被形形色色的網絡文化所吸引,發生和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要根據這些新的變化,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剖析大學生網絡文化的現狀及其特點,加強高等學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手法等方面的創造與創新”,提出當代普通高等大學生網絡文化時代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把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建設的形式創新提到了新的高度。
關鍵詞:大學生 網絡 教育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2(c)-0163-02
1 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網絡文化建設的概述
以互聯網為載體的“大學生網絡文化建設”是一種新的人類賴以生存方式所折射的物質精神價值形態,它建立在普通高等學校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基礎之上。現代計算機網絡不斷發展,普通高等學校中新的大眾傳媒文化中方興未艾,大部分學生愿意通過網絡了解相關信息,可快捷地了解世界,也可自由地發表見解。據了解,如今普通高校網絡文化呈現如下現狀。
1.1 入網目的不明確,不能有效利用網絡文化信息
在某種意義上講虛擬計算機網絡虛擬的,也是現實空間的在現和延續,作為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為利用好“現代虛擬世界”,做好新形勢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能明確的了解這一現狀,對現代網絡文化的特點和規律及時把握,以便能針對部分學生逃避現實的傾向,教育引導他們認清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的異同與聯系, 為使他們大膽地正面面對現實世界中存在的問題,摒除幻想,積極投入到改造社會的實踐中去深造。應該向他們分析理解現在社會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1.2 高校網絡內容繁多、良莠不齊,大學生普遍缺少辨識
大學生網絡文化是一種當今省會新興產業文化,在校的大學生們更善于接觸新事物與新觀點,大學生德育工作者要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學者,應該樂于向年輕人學習,向受教育者學習,去接觸新鮮事物,爭當學習型管理者:不但要在觀念上轉變和自己認識上介入網絡現代網絡時代,還要在計算機技術上介入網絡時代,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既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藝術又懂信息網絡技術的新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這樣才能有足夠的權威去感染和影響下一代。
2 現代網絡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途徑
2.1 建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占領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站通過圖片、數字、影像、唱片等多種形式傳播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用信息,使當代大學生在聲像結合、圖文并茂中,優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消化和理解。所以如何創新傳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以適應時代的要求,隸屬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系統的構建問題。
2.2 合理利用當代大學生網絡思想論壇(BBS),開展平等互動的在線教育平臺
現代大學校園里,大學生可以沒有拘束地針對熱點問題開展討論,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因此,BBS能在短時間內形成大學生思想政治輿論強力磁場,成為當代社會熱點問題的意見的集中發散地。加強對BBS的輿論合理引導,確保正面輿論的導向地位,成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普通高等學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輔導員應圍繞人們普遍關注的國家重大事件和思想認識上的焦點問題,開設具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為主題思想論壇,讓大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在討論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要針對一些錯誤的思想言論,適時發帖子自己科學立場和觀點進行引導,最終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
2.3 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服務平臺,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的實際問題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利用局域網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網絡服務專欄,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種服務的平臺,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搞好思想服務與解決實際困難問題相結合。通過互聯網服務所獲得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難得的教育信息資源。普通高等學校通過建立大學生心理咨詢和職業生涯咨詢網站服務,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普查,并針對大學生流露出的心理問題及時進行疏導;還可以對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具體問題,設置大學生心理專用郵箱等答疑系統,做好大學生心理網上釋疑解決實際問題工作。
2.4 培育和研發新的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軟件系統,寓教于樂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統軟件對于使用者和實踐者的影響是直接而明顯的,大學生在反復使用系統的過程中,必然會逐漸接受和認可軟件所包含的多種各樣信息觀念。大學生和使用各種軟件的同時,也在接受著軟件中的生活觀、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潛在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軟件系統應該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專門用于在普通高等學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軟件,學校可以綜合運用多種媒體元素以及豐富的大學生網絡信息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機制,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內容結構由線性設計轉變為現代網絡設計,清晰地呈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主要知識點有機聯系一起,給學習者以聽覺、嗅覺等多種感官的刺激,調動其學習熱情和激情。二是包含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實用系統軟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是針對新形勢下大家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組織大學和社會有關專家開發一批集知識性、新穎性和實效性于一體的包括游戲軟件開發在內的大學生思想教育軟件,把嚴肅的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變成生動具體形象的網絡語言進行合理傳播,充分體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統軟件寓教于樂的特點。
3 運用互聯網開展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1 利用網絡科學測評大學生心理,抓住思想政治的切入點
互聯網的發展融入了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時代思想潮流,不可逆轉。值得深入思考的是在新形勢下利用網絡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通過心理測驗的方法評估被試者的興趣、能力、價值觀或心理健康狀態,并給出數量化的特征。在互聯網技術強大優勢的支持下,能夠很容易很方便地進行大學生普通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測試工作。
3.2 深入開展大學生網絡心理咨詢,培養大學生和諧健全的人格
網上大學生心理咨詢具有超距離性、保密性和快捷方便性,這是其他形式的咨詢方式不具備的。可以利用BBS、在線、電子郵件、聊天室等進行大學生心理咨詢。大學生在信息交流、信息交往等方面的時空障礙被互聯網打破,使人際互動模式全新化。在這里,許多大學生把心理社會問題如帶著社會交往恐懼、國家考試憂慮、個人悲觀多慮、社會能力交往障礙等帶到互聯網,把互聯網當做一個有力、有方法的平衡支點來傾斜自己的精神天平,把自己的思想包袱卸下來,然后輕輕松松的投入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時刻開展互聯網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心理教育不僅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實效、優化和理解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有效途徑,也是真正現實條件下解決當代大學生心理障礙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有效措施。
綜上所述,新媒體的迅速發展,是以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為基礎的,不僅改變大學生學習和生活方式而且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大學生互聯網時代的傳播特點以及互聯網傳播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對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川生.增強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J].求是,2009,4.
[2] 徐建軍,王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N].光明日報,2009-03-02(7).
[3] 袁穎.增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實效性的探析[J].理論前沿,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