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軍
摘 要:首先對電力營銷的風險表現形式和風險形成原因進行詳細分析;其次就風險管控流程進行設計;最后從細化措施層面闡述減少電力營銷風險的具體辦法,以期為提升電力營銷風險管控水平而拋磚引玉。
關鍵詞:電力 營銷 風險
中圖分類號:TM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2(c)-0187-01
十八大以來,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地位被進一步明確。電力作為一種特殊的產品,自然也應融入經濟市場進行營銷。但有營銷就必然伴隨風險。供電企業想要獲得健康發展,必須對各類電力營銷風險進行有效管控,以使企業和社會用戶達到雙贏。
1 電力營銷中的風險分析
1.1 風險表現形式
(1)欠費風險。當前的電費回收基本以“先用后付”為主。由于一些用戶的不負責任和法律意識淡薄,致使全國各地都有電費的“壞帳、呆帳”甚至“死帳”。巨額欠費一旦出現,將成為供電企業的沉重負擔,嚴重制約企業的發展。
(2)竊電風險。據初步估算,全國每年被竊電量所折合的損失高達數百億元(尚不計高科技竊電)。由于電力的發、供、用同時性,使得竊電行為具有相當的隱蔽性,因此在長時間內一直得不到根本性解決。
(3)政策風險。供電企業為國有壟斷性質,受到政府監管,國家在電價、電費等方面的政策變動會給企業經營帶來一定的風險。
(4)法律風險。我們的電力市場起步不久,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執法能力也有待加強。這方面的風險集中在供用電合同是否能有效實施上。
(5)市場風險。“廠網分家”、新能源的興起,一方面改變了電量供求平衡的格局;另一方面也打破了“電老虎”的一統天下。另外,作為市場主體行為,發電側必然希望電價上漲,而銷售側則要求電價降低,這讓供電企業處于夾心層的尷尬地位。
(6)管理風險。主要包括“計量技術管理”和“線損管理”等兩個方面的風險。其中“計量技術管理風險”指計量裝置誤接線、不合格電能表(如超誤差)運行等形成的電量損失;“線損管理風險”指營業管理中的電量損失(含固定線損和可變線損)。
(7)社會公共關系風險。電網事關國計民生,供電企業容易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一旦營銷層面出現過失,會引發企業與社會大眾之間的大的矛盾。
1.2 風險產生原因
隨著時代的發展,供電企業逐步建立起“以電相連、用心溝通”的企業文化,供電服務可謂一年上一個臺階,這些從電壓合格率和供電可靠性的大幅提升可以看出來。但因風險管理體系的不成熟、銷售環節的薄弱以及服務機制的不健全,電力營銷風險呈現上升的態勢。具體可從三個層面進行原因定位。
(1)營銷人員層面。①服務意識仍停留在被動階段,缺乏主動性,“以客戶為中心”未落到實處;②面對不同客戶的多樣化需求,缺少創新性,致使售后和辦事速度呈現不足,影響企業聲譽;③與電力科技的高速發展相比,營銷人員的技術水平略顯不足。
(2)企業方面。①未建立風險管控體系,或者風險管控模式與日漸龐大的市場不相適應;②營銷系統滯后,或者未配置足夠的具備相應素質的從業人員利用營銷系統進行高效營銷活動;③部分供電企業存在財務風險(如資金結構、資本運營、收支平衡等方面),對資金進行運作時極易出現經濟虧損;④法律意識淡薄,對利益分配和產權等研究不足,使得識別和避免風險出現困難(即讓客戶鉆漏洞)。
(3)其他層面。①電價由國家調控,使供電企業在某些方面缺少靈活性,影響企業的營銷效果;②地域限制的原因,如人口集中處不利增設線路,就會出現營銷困難。
2 電力營銷的風險管控流程
由于電力營銷中潛在的風險較多,供電企業必須運用正確的風險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并最大限度地規避這些風險。風險管控流程如圖1所示。
幾個說明如以下幾點。
(1)關于服務風險的識別,主要內容包括:①服務標準是否合理,服務進程是否循序漸進,服務意識有否到位;②服務質量的評判標準是否具備,用戶是否對業務人員的服務進行評價;③服務范圍是否認清,特別關于有償服務和優質服務;④對于用戶的合理建議是否積極響應。
(2)關于經營風險的識別,主要內容包括:①用電單位的電費繳納是否及時;②抄表人員是否遵章操作,對表計數據是否核實;③不同用電性質的用戶電價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嚴禁惡意提價;④在核實用戶實際用電的基礎上嚴格檢查線路損耗。
(3)關于風險評估,關鍵是要得出相關風險的級別和出現概率,并給出相應預警。
3 電力營銷的風險管控舉措
(1)不同企業結合自身經營水平,引進切合實際的風險管控理念,構建以電力營銷為核心的風險管控系統,以保證風險管控的可操作性。(2)設立電力營銷風險管控小組。這是規避風險的必要組織措施。該小組主要負責對風險管控進行頂層設計,并監督相關制度的執行。(3)著重強化營銷稽查手段。根據多年經驗,常態的營銷稽查是風險管控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其通過對不同企業的的信用度進行記錄、分析,從源頭上杜絕用戶的逃避電費或惡意欠費等不法行為,最大限度降低電力營銷的風險。(4)積極采用高科技手段推進電力營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科技營銷技術(如:自動抄表、負控管理、客戶自助繳費等)能將各系統數據進行融合,實現電力營銷的網絡化和高效化。(5)著力強化供電合同的管理。可根據客戶繳費情況,參考客戶在銀行、稅務等處的信用情況,將客戶區劃為不同信用等級,采用差異化的電費擔保方式來簽訂供電合同,降低風險中的欠費因子。(6)多方式提高營銷人員的整體素質。可采取全員培訓、持證上崗、師徒互幫、績效考核、優勝劣汰等方式來鼓動業務人員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營銷工作的效率。
4 結語
風險伴隨營銷而產生。我們不能完全消除風險,但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正確的理念、合理的制度、積極的心態等來盡量規避和防控之,使供電企業的效益和客戶滿意度達到雙贏。
參考文獻
[1] 馬紅剛.電力企業營銷風險的管控研究[J].中國電子商務,2014(7):38-39.
[2] 曹文學.針對電力營銷中的風險及解決對策分析[J],大科技,2013(3):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