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玲
摘 要:思想政治教學在初中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初中的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過程其實就是知行情意這些要素不斷變化的過程,興趣,對于一個人的行為起著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在思想政治教學當中,一定要注重對初中課堂的興趣性。寓教于樂的教學原則,符合初中生的身心需要,能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結合思想政治課程的特點,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的和學手段,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思想政治 寓教于樂 社會現象 教學策略 社會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98X(2015)04(c)-0150-02
初中思想政治的“課程目標”決定了課程內容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容易引發學生的厭學情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采用多種教學策略和豐富的調控手段,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寓教于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時刻保持對思想政治學習的熱情,以打造高效的現代化課堂。那么,我們采取哪些措施來實現“寓教于樂”呢?
1 利用身邊的社會現象創設教學情境
政治教材的內容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和空洞性,并且與學生的生活聯系不是十分緊密,對學生缺乏應有的吸引力。教師要善于利用與課本內容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的認識理解。比如,在學習《難報三春暉》這一課時,教師播放兩段視頻:兒子要求母親買玩具,遭拒絕后毆打母親,對母親抓頭發、卡喉嚨,對于路人的勸解出口成“臟”:你滾;孟佩杰帶著養母上大學,每天為養母喂飯、洗澡、做按摩。學生被兩段視頻的內容所吸引,看第一段視頻時,學生不斷發出唏噓聲,并發出憤怒的批評和指責,視頻播放完了,學生的情緒還不能平靜下來;當學生觀看第二段視頻時,學生被主人公的孝心、毅力和堅韌所感動,不時發出贊美的聲音。兩段視頻內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了強烈的震撼。教師趁熱打鐵讓學生對視頻中兩個主人公的行為和品德進行對比討論和探究,談一談自己對這兩段視頻中主人公做法的評價。并以此為切入點引入對教材內容的學習,讓學生理解父母為子女的成長付出的物質和情感上的付出,并懂得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孝敬父母。教學情境的所展示的內容與課本倡導的內容和精神或相悖或表現優異,讓學生在對比中得出明確的結論。這種情境教學法,有效地避免了學習的枯燥性、提高學習的趣味性。
教師還可以利用新近發生的社會熱點、有趣新聞、身邊發生的趣事等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事件創設教學情境,快速調動起學生的情緒,并將學生引進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情境之中,讓學生在積極的情緒和快樂的氛圍中輕松學習,避免思想政治學習的枯燥,實現思想政治的教學“寓教于樂”。
2 采取多樣的教學策略豐富課堂學習
教師采取的課堂教學策略直接影響課堂氛圍、學生的情緒和教學效果。所謂教學策略,是指為實現某一教學目標而制定的、付諸于教學過程實施的整體方案,它包括合理組織教學過程,選擇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師與學生所遵守的教學行為程序。新課程理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尤其推崇小組學習這種有利于合作、探究的課堂學習模式。但是,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長時間地運用,都會引起學生的倦怠感,失去應有的興趣和熱情。因此,教師要結合每一節課的學習內容,采取與其相適應的教學策略,保持教學的多樣性,保證課堂教學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比如,在學習《讓生命之花綻放》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了解學習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視頻資料向學生展示一些“不放棄生命、創造生命奇跡”的真實案例,讓學生為人們的求生欲望和求生的信念所感動,啟發學生永遠對生命和生活充滿希望和信心。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身邊的人和事,以及自己閱讀過的紀實、文學書籍中的人物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來探討如何尊重生命、提升生命的價值。在學習《歡快的青春節拍》這一課時,教師通過播放《長大》等與青春相關的歌曲,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為課堂學習奠定快樂的基調。然后,讓學生從自己身體變化談談青春到來帶給自的快樂和煩惱,并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談談如何應對青春期的矛盾心情和苦悶,讓自己的青春變得更加美好。
教學策略的豐富多樣、富于變化,不但能能讓學習內容與形式保持高度一致,有利于重難點的突破、優化學習效果,還能讓學生對課堂學習充滿期待,時刻保持新鮮感和好奇心。這對調節學生的課堂情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的心境下積極求知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是寓教于樂的重要措施和途徑。
3 將游戲表演引進課堂學習活動之中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思想政治學習內容與生活聯系緊密,對學生的生活、學習有很強烈的指導意義。如果我們的教學僅僅采取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傾向于理論理解性的學習方式,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也會只停留理論階段,難以產生切身的感受和體會,不會有愉悅的學習體驗。教師要善于將游戲和表演等初中生喜聞樂見、參與熱情較高的課堂活動引進課堂,讓學生通過參與親自感受、體會所學習的知識對幫助成長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學習“競爭與合作”的相關內容時,教師指導學生結合班級內存在的一些現象,自己編寫、編排小品來表現某些學生的在競爭中表現出的不正當。學生在表演中再現了學習競爭中某些學生為了超過學習對手的不正確做法:有人為了趕超競爭對手,故意隱藏別人的工具書或者課堂筆記;有些學生拒絕為競爭對手講解題目,不借給對方學習資料;有些學生向別人保密自己的學習方法,防止別人超過自己……表演也展示了一些人胸懷開闊、正確對待學習中的競爭:與對手相約在互相幫助、交流的基礎上,采取公平競爭;將對手的成績粘貼在自己的書桌上,作為激勵自己進步的動力;以競爭對手的勤奮程度、學習方法為參照,改進自己的學習,并向對方介紹自己高效的學習方法……看著這些學生夸張的表演,學生開懷大笑,同時也引發了學生對競爭與合作這一時代的主題進行深刻的思考:如何處理好合作與競爭之間的關系。這種寓學于樂的課堂教學模式,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結合課本的理論,紛紛發表自己關于合作與競爭之間的看法,課堂氛圍熱烈,教學效果良好。
豐富的課堂活動,能讓學生切身體會不同的社會角色和不同行為帶給人們的別樣感受,自覺鑒別是非曲直、美丑善惡,養成揚善棄惡的高尚品德和積極向善的精神風貌。同時,能為學生的學習增添無窮的趣味和快樂,讓學生體驗到思想政治學習給自己的精神和品德帶來的提升,在快樂中形成高尚的情操和樂觀向善的生活態度,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 組織豐富的社會實踐增加學習的趣味
實踐活動不但能加深學生的直接體驗,還能提升學生的認識,促使學習先更高的層次發展。因此,教師要善于通過組織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實現課內外學習的對接,以增加思想政治學習的趣味性。社會實踐活動的類型是豐富多彩的,比如,在學習“家庭類型”之前,讓學生對自己居住的小區或村莊的家庭進行調查,并分析各類家庭所占的比重,為課堂學習提供準確的數據。當學生看到自己調查的數據成為課堂教學資源的一部分,會感到無比的快樂和自豪,對類似的學習活動充滿了期待。在學習“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時,讓一部分學生到網絡上去搜索一些人們因網絡交友不慎而被騙、受到身心傷害甚至付出生命代價的事例,尋找自己身邊因為癡迷網絡荒廢學業、虛度青春的實例,總結網絡利用不當給人們帶來的危害。讓另一部分學生收集人們利用網絡提升工作效率、改變生活、開創自己事業的成功事例,并思考網絡對自己學習方式的影響和改變。然后,讓學生分為“正、反”兩方進行辯論,討論網絡為人們生活、工作和生活發展帶來的利與弊,讓學生更加客觀、公正、全面地來看待網絡,并學會正確運用網絡,學會健康的網絡交往,享受網絡為生活到來的便利。
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能促使學生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并讓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感性材料,輔助學生對課本理論的認識和理解,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總之,采用多種方法增加思想政治學習的趣味性,讓政治學習不再是空洞的說教,不再是機械的記憶。教師要善于采用多種教學策略和調控手段實現寓教于樂,吸引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在快樂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