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穎
摘 要:支氣管肺炎又被稱作小葉性肺炎,屬于小兒患有的一種最常見肺炎。這種病四季都可能發生,特別是在冬、春氣溫變化劇烈的季節,在嬰幼兒身上最為多發。鑒于此,主要論述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治療方法,以期為相關的研究和臨床治療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兒支氣管肺炎 診斷 治療方法
中圖分類號:R7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c)-0225-01
1 支氣管肺炎的誘發因素
通常支氣管肺炎這種疾病的病原體主要是病毒以及細菌。常見的細菌包括葡萄球、鏈球和肺炎鏈球菌、大腸桿、流感嗜血桿和肺炎桿菌、銅綠假單孢菌等;常見的病毒主要有流感、副流感病毒,麻疹、呼吸道合胞、腺病毒等。最近幾年,個別真菌如白色念珠、放線菌等誘發的肺炎逐漸增多。同時,上呼吸道感染的所有誘發病因,都極有可能轉化為肺炎。營養跟不上或不均衡、先天性心臟病、貧血和唐氏綜合征、佝僂病等許多慢性疾病,都極容易誘發支氣管肺炎。
2 一般的治療方法
2.1 注意多臥床休息,加強對患者的護理
在護理的過程中,要讓患者多躺在床上休息,同時室內要堅持通風,以保證空氣新鮮,并保持18 ℃~20 ℃的室溫以及55%左右的濕度,以確保暢通患者的呼吸道?;颊咴谂P床期間,要堅持定期翻身以改變臥姿。要最大可能地避免一些沒有多少必要性的檢查,因為患者往往會因為這種類似的檢查而心情焦躁,進而致使其嚴重缺氧,而加重病情。另外,可以在此期間給患者服用適量的具有鎮靜作用的藥物。
2.2 注意患者的飲食
水分供給要充足,而且要保持豐富的熱量,多吃富含維生素且消化吸收比較容易的食物。患者如果缺鈣可以同時進行鈣劑補充。
2.3 采用支持療法
對于體弱、營養跟不上、病勢沉重、病史較長的患者,可以采取輸入血漿、靜脈點滴免疫球蛋白、肌肉注射干擾素等辦法,以促進患者肌體抵抗力的提高。
3 采取抗生素治療法
3.1 藥物選擇要合理
一是依據在臨床上醫生的診斷進行經驗治療。這時要注意以下情況:剛才出生的嬰兒和幼兒的感染、營養供給充足或者不充足狀態下的感染、在社區或者醫院內的感染、急慢性感染,以及患者所在地流行的耐藥菌株及其變遷等有關的情況。二是采取經驗治療的辦法,必須注意根據抗菌藥物的臨床藥源、藥價、患者的不良反應、在藥效學方面具有的特點、藥物的抗菌譜等,選擇最為適合的、具有最佳療效的藥物種類。三是如果采取病因特異性治療,在選擇使用某些抗菌藥之前,必須首先采集相應的藥物標本,進行病原學方面的培養或者檢查,根據藥物過敏以及關于細菌學方面的診斷結果,選擇使用敏感抗生素,即從經驗治療階段轉化為病因治療階段,從而選擇最佳的抗菌藥物種類。
3.2 選擇最佳的給藥方案
要選擇準確的劑量、給藥的合適途徑和間隔時間,以及恰當的療程,從而保證殺菌或抑菌效應最大化,毒副反應得以最大限度的減少。
3.3 合理地進行抗生素的聯合使用
聯合使用抗生素的指征主要包括:一是患者感染嚴重,但是無法查明其感染原因。二是單獨的一種抗生素藥物無法有效地控制。三是長期用藥的患者,其體內的細菌對抗生素藥物具有了抵抗力。四是聯合使用抗生素可以減少具有較大毒性的藥物的使用量;聯合使用抗生素的機制:一是抗生素的作用機制一樣,作用環節或位點不一樣,例如:磺胺對于二氫葉酸合成酶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TMP能夠有效地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雙重阻止細菌葉酸代謝。二是作用機制不一樣,但是能夠產生協同的作用。例如:在頭孢類和青霉素類藥物的聯合作用下,阻礙了細菌細胞壁的形成,而細胞壁在受到損害的情況下,很容易使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順利進入菌體靶位而是其作用得以有效發揮。復方新諾明聯用羅紅霉素可有效抑制流感桿菌。三是聯合使用內酰胺酶抑制劑,能有效地抑制超廣譜β-內酰胺酶。四是對于由細菌與支原體(衣原體)形成的混合感染,聯合使用β內酰胺抗生素和加大環內酯類具有較好的療效。
4 針對具體患病癥狀進行治療
患者如果出現高燒的癥狀,可以進行物理降溫或者藥物降溫;患者如果出現咳嗽的癥狀,應該使用祛痰止咳的藥物加以控制,患者如果患有重度哮喘,可以選用氨茶堿或者異丙嗪;存在低氧癥狀的患者可以進行吸氧治療;患者如果腹部滯脹,應該利用生理鹽水灌注腸道,通過肛門插管進行排氣,如果效果不明顯,可以肌肉注射一定量的新斯的明。過度腹脹的患者可以采用松節油熱敷、胃腸減壓等辦法,如果由于低鉀所致可以補充鉀;中毒癥狀明顯的危重患兒,尤其是嚴重的中毒性腦病或喘憋患者,可靜滴4~8 mg/kg的氫化可的松,在用藥3~5 d后,病情如有緩解可停止用藥;患者如果高熱持續不退、心情極度煩躁、細支氣管嚴重痙攣,可以選擇亞冬眠療法,每次各肌注l mg/kg的異丙嗪和氯丙嗪,6 h肌注1次;患者如果同時發生膿胸或者是膿氣胸,要在診斷后第一時間予以處理,把患者胸腔中的膿、氣抽取出來,或者通過閉式引流的辦法進行處理;患者如果患有重癥肺炎并發腦水腫不應選擇大量高滲性的脫水藥,因為如此可能馬上就會增加患者的血液循環量,從而進一步加重心臟的負荷,最終可能導致心衰竭加重。在這種情況下,首先選擇使用能夠減輕心臟前負荷的呋塞米,然后在此基礎上小劑量地選用脫水的甘露醇、強心的地高辛,并嚴格控制靜脈滴注的速度。地塞米松能夠有效地減輕患者的腦水腫、降低患者顱內的壓力,每次使用0.2~0.6 mg/kg,視病情每6 h1次,通常不能超過3 d;選擇液體療法。肺炎患者通常會伴有鈉、水潴留,因此,有必要對于鈉鹽和液量適當地進行限制,患者如果中毒癥狀十分的明顯,而且很少吃東西,可按照標準進行靜脈補液;患者如果出現嚴重的嘔吐和腹瀉癥狀,應及時對其血清中含有的鉀、鈉、氯和血氣進行細致的分析,依據得出的分析結果進行補液?;颊呷绻皇呛粑运嶂卸?,對其進行治療應主要改善通氣功能,但是當血液的酸堿值小于7.20,已失代償與代謝性酸中毒合并時,應該靜點5%碳酸氫鈉2~3 mL/kg。需要強調的是,在改善患者的通氣功能之前,如果使用碳酸氫鈉極有可能導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因此,使用碳酸氫鈉對酸中毒進行糾正,有一個前提絕對不能被忽視,那就是保證充分通氣和氧合。
參考文獻
[1]張梓荊.小兒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與病毒性肺炎[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1.
[2]尹紅,范學軍.小兒合胞病毒肺炎病原學研究和臨床觀察[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1991(3):134.
[3]盂知穎,張寧.穿琥寧注射液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89例臨床觀察[J].包頭醫學院學報,2005,34(9):1151-1152.